童学启蒙“游于艺”,长沙将建传统六艺研学体验基地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日讯(记者 张洋子)今年以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等文化类节目火爆全国,引发各界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重点围绕幼儿、小学等基础教育阶段,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如何将传统文化经典与现代教学相结合?日前,由长沙诺贝尔摇篮集团申报的传统六艺活态传承课题,正式立项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资助课题。该课题将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空白。

      课题主持人、诺贝尔摇篮副总经理邓世介绍,成立17年以来,诺贝尔摇篮一直致力于弘扬国学、播种传统文化基因,探索并实践基础教育融合国学精华的活化方法。“此次六艺课题,将围绕传统六艺现代教学方法研究,全面梳理六艺教学理论,提供可操作的六艺现代教学方法。”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传统教育,提出人生的道、德、仁、艺的修行,最终应归结为“游于艺”的实践。“六艺”也因此成为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必备技能。

      “古代六艺,可分大学‘六艺’及小学‘六艺’。前者指《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后者指的是日常实践层面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古人的教学方式就是通过这两者,让学生拥有交友‘论学取友’、做事‘知类通达’、认识世界‘知其所然’的能力。”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访问教授、蒙学教育专家王琛发是传统私塾蒙学教育的“最后传人”,遗憾传统六艺教学的断代失传。近日,他作为该课题的指导专家来到长沙进行开题,与诺贝尔一同着手调研当代六艺教学可行性研究的方向与方法。

      在他看来,基础教育中3岁至6岁、7岁至15岁的学习阶段,刚好对应传统蒙学教育中“游于艺”的实践:即在幼儿尚未具备充分体能和思考能力去正规学习“六艺”前,先从字词图纹、韵律及国学经典启蒙,培养其透视力、概括力与联想力等,为其认识世界打下基础;在青少年时期,则通过礼、乐、射、御、书、数等技艺学习中,学会“止、定、静、安、虑”的工夫,以达到智育、体育、德育、美育全面发展。“研究传统六艺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创新,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王琛发说。

      据悉,围绕六艺课题研究,诺贝尔摇篮将在长沙建立传统六艺研学体验基地。其中,针对传统六艺之射艺的特色课程开发建设方案已经出炉,传统弓射箭和羽林弓社项目将正式启动,届时学生将体验射礼、箭阵,体会射以正心、观德的价值理念,“我们希望通过以弓载道,立德正心,让人们重新发现自我。”邓世謇说。

【作者:张洋子】 【编辑:张洋子】
关键词:六艺 诺贝尔摇篮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