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传承红色基因,走出浏阳特色振兴之路

  2019年,浏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8.8亿元,增长9.2%。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浏阳县域综合发展、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工业百强县、营商环境百强县分别跻身第10位、第12位、第11位、第25位。

  这个市域面积5007平方公里、人口149万的县级市,其所辖的32个乡镇(街道)、323个村(社区)中,有贫困人口的乡镇(街道)曾经多达31个,有贫困人口的村(社区)则多达307个。但今天,该市15744户4938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33个贫困村也全部退出了贫困村的行列。

  不仅如此,其在“全国乡村振兴引领区、城乡融合发展排头兵、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县”的建设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点,从其在全国百强县中的排名即可见一斑。

  浏阳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呢?

  红色基因里蕴藏着奋进的力量

  任何事,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于浏阳而言,更是如此。浏阳当下的发力,需要到历史中寻找答案。

  “那串浏阳河的鞭炮清脆的响啊,那个戴眼镜的少年静静长大。”

  在高晓松的民谣《旧的童年》里,“浏阳河”是鞭炮的代名词。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

  在歌曲《浏阳河》中,“浏阳河”是一条与烽火岁月和革命激情息息相关的长河。河畔的浏阳市,正是一片被革命硝烟染红了的土地。

  近代以来,这里一直磅礴着一股历史的风云之气,走出了第一个为戊戌变法牺牲的志士谭嗣同,走出了民国先驱唐才常、焦达峰,更走出了一批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曾在这里会师,留下了大量重要的革命标语、历史建筑、遗址,成为浏阳市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红色文化遗产对于浏阳而言,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记忆、一种财富,是革命老区发展的灵魂。

  红色文件遗产作为财富,它带给浏阳人的,不仅是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中所蕴含的特殊且巨大的旅游价值,更是其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气质。

  无数仁人志士,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塑造并诠释的浏阳精神、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成为今日浏阳红色文化遗产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写进了今日浏阳人的基因,流淌在今日浏阳人的血脉,激励着今天的浏阳人开拓进取、砥砺奋进。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让人民当家作主过上好日子。”这是红军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闹革命时,喊出的口号,作出的承诺。

  “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这是新时代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于身为革命老区浏阳的党和政府而言,兑现承诺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近年来,浏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长沙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坚持“以精准度为标准、以廉洁度为底线、以满意度为追求、以可持续为方向”,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建设是关键;打好攻坚战,扛牢政治责任是关键。在这个问题上,浏阳市严格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坚持高站位谋划、超常规推进;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明确15个专项扶贫工作组,由相关市级领导任组长,靠前调度指挥,实行挂图作战、挂帅出征、挂印交办,不折不扣抓落实;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形成党政引领、全民参与的攻坚格局,聚焦聚力促攻坚。

  革命的成功,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指挥若定与命令不折不扣的执行。脱贫攻坚战中,浏阳市聚焦政策落实,全力保障脱贫攻坚的高质量。比如,按照“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和边缘致贫户全覆盖”的要求,持续打造“个十百千”产业扶贫工作和“十五公里就业圈”,抓实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全力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通过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做好就业帮扶、产业帮扶和兜底保障,解决用水用电问题等,夯实基础配套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离不开严格规范的管理。为此,浏阳市聚焦饮水、住房、医疗、教育等重点,对历年中央和省市考核、督查、巡视发现反馈的问题进行常态化排查整改,深入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确保脱贫效果;把扶贫项目资金监管作为底线要求,全面实行公示公告制度,切实防范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呆账坏账等风险隐患,严格把住项目资金监管关;建立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坚持“应进尽进、应出尽出”,严格按标准程序做好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工作,全面提升信息数据的精准度。

  在巩固脱贫成果上,浏阳市更是特别注重长效机制的构建,如构建“四个不摘”机制,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加强对驻村帮扶和干部结对帮扶管理;建立“村组及时排查、乡镇统筹研究、市级政策支持、社会共同救助”构建监测预警机制,实时加强对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及时掌握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将新致贫和返贫对象纳入帮扶,确保脱贫实效;在全省率先开展新阶段扶贫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返贫和相对贫困问题。

  疫情期间,面对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加试题”,浏阳市更坚持脱贫攻坚和防控疫情“两手抓”“两手硬”,全面摸清受疫情影响的底数,及时采取应对之策,下好稳岗就业的先手棋,掀起消费扶贫新热潮,打好救助帮扶组合拳,确保帮扶工作责任不松、力度不减、质量不降。

  这些举措,不仅保证了全市15744户4938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3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也让浏阳获得了诸多荣誉——脱贫攻坚工作连续四年(2016—2019年)获评省先进,连续三年(2017—2019年)获评省“携手奔小康”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中宣部组织拍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浏阳作为全省脱贫攻坚领域唯一的代表,接受中央和省市13家媒体蹲点采访;2019年5月,浏阳脱贫攻坚工作获得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同志肯定;2020年,达浒镇贫困户李忠国获评全省唯一的“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让红色基因助力振兴发展

  秋收起义不是目的,目的是带领人民群众摆脱压迫;革命成功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同样的,摆脱贫困也不是浏阳这片革命老区一年又一年持续努力的目的,在全面小康之后,还有全面富裕,在摆脱贫困之后,还有包括乡村振兴在内的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与长足发展。

  传承着红色基因的浏阳人,有着不断奔跑向前的决心与毅力。

  近年来,浏阳认真贯彻中央、省、长沙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打造“全国乡村振兴引领区、城乡融合发展排头兵、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县”目标,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创造性实施乡村振兴“10+3+3+3”路线图,确定主抓“十项重点工程”,以“三会”(市级研究会、乡镇推进会、村级议事会)组织推动,以“三制”(工作清单制、项目申报制、督查考核制)检验成效,以“三类平台”(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村资源流转交易平台、乡村振兴志愿者服务平台)聚集资源,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浏阳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多年来,浏阳市着力在品牌打造、三产融合和主体培育上下功夫,先后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国家级荣誉,不断推动浏阳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升级转变。

  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浏阳市坚持市场导向、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2019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7727万元,经营性收入4704万元,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全面消除。

  按照长沙市最新要求,到2021年底,要实现所有涉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截至2020年三季度,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69亿元,159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达到20万元以上。以全市323个村(社区)计,目标已达成了一半。

  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浏阳市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突出“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开展以“五治”即提标扩面治厕、分类减量治垃圾、全域统筹治水、科学规划治房、浓郁氛围治风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未来,浏阳还将继续围绕既定目标,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创新思路方法,凝聚智慧力量,以发展乡村产业为重点,以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和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两个抓手带动全局,奋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更好落实落地,走出一条具有浏阳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从这里出发,革命先辈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征程。如今,传承着红色基因的浏阳人,也一定可以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社会全面振兴之路。

  这条路,连接过去,通向未来。而其中永远不变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最朴素的承诺,是那条激情澎湃的红色血脉。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诚 浏阳报道)

【作者:张兴诚】 【编辑:黄能】
关键词:红色旅游 浏阳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