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满足空巢青年就地过年的仪式感?

  近日,“就地过年的仪式感”成为网络热议话题,话题热度的背后是异地工作的“空巢青年”对年节文化的渴望和诉求。除了在物质层面满足群众生活所需,如何满足就地过年的年轻人的年节文化诉求,让客居他乡的年轻人获得更多幸福感和归属感?

  “节日盛装”营造年节氛围

  为迎接新年,各地纷纷开展城市春节布景工作,推出各种文化活动,营造城市独有的年节氛围,让异乡人感受到城市新年的热情。

  北京的春节景观布置工作于1月26日全面启动。走上北京街头,越来越多的大红灯笼和中国结映入人们的视野。长安街的灯笼和中国结在2月4日晚间点亮,从农历小年夜开始守护春节期间的夜晚。

  在西安,16座城墙陆续挂起高约12米的大红春联。古老的城墙与崭新的春联相互映衬,构成西安独特的新年色彩。

  春节期间,各城市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烘托着节日气氛。北京市朝阳区围绕“福满京城,春贺神州”主题推出“送你一堂年味儿课”线上课程、“漂亮的兵马俑灯笼”景观装置艺术展等百余项活动,营造“我在朝阳过年”的节日氛围。一位选择留京过年的小伙子感叹:“北京的许多年节习俗与我家乡相近,让人倍感亲切。各种特色活动让我们这些留京过年的异乡人感受到朝阳群众的热情。”

  各地旅游企业推出丰富的本地旅游线路,在保证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开发更多具有年节特色的文旅产品。据了解,不少民宿推出新年体验活动,让异地过年的年轻人可以通过参与具有地域特色的新春民俗活动感受当地的民俗风貌。

  “城市礼盒”满足双重需求

  调查显示,年轻人的消费倾向日益向精神消费转变,追求高品质的体验式消费。商品的实用价值已经不再是第一消费标准,年轻消费群体更注重商品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的附加属性。

  2020年12月,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大热,许多网友拿起“洛阳铲”,亲手感受考古的魅力。2021年1月,山东青岛开启了“赠阅青岛”新年城市计划,在地标性景区、文化场馆、酒店民宿等地派发了1万件不同包装的城市盲盒,给市民和游客带来惊喜。

  新春佳节,许多旅游城市和旅游企业抓住年轻人的消费和心理需求,推出富有情绪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文创产品。

  成都文旅集团把握年轻人的好奇心理,推出限量版“公园城市礼盒”,内含金熊猫卡、成都文旅自营8.8折畅买卡等。“礼盒的设计考虑了文化性与趣味性,也能鼓励留蓉过年人群游览成都周边的文化场馆、旅游景区,感受欢乐祥和的节庆氛围。”该集团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推出城市礼盒,具象化城市特征,既能将城市历史文化以实物形式进行展示和推广,又可以吸引消费者。

  线上活动助力双向交流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作为年轻人的聚集地,发挥着多种作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推出以春节为主题的“我的穿搭日记新春篇”“新年运动挑战”等音视频征集活动,采取奖励机制鼓励用户分享自己春节期间的生活。

  新媒体建立了一种以平台为纽带,用户与用户自愿进行私下或公开化交流的模式。从就地过年的角度来说,人们借助网络表达节日情感时,本地年轻人与就地过年的年轻人视角不同,所见与感触也各不相同,二者相互了解的过程即是不同视角下文化双向交流的过程。

  “B站发起的春节vlog比赛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契机,异地过年的人可以通过B站分享自己的春节生活,让大家感受不同城市的新春魅力。B站用户通过评论区交流,可能找到一起过年的朋友,产生更多情感联结,让春节不再孤单。对我来说,最开心的事是有人与你一同分享生活。”一位参与活动的新人up主表示,哔哩哔哩的视频征集为人们提供了记录和分享生活的方式,满足了年轻人的分享欲和社交需求。

  征集活动推广期间,许多网友借助新媒体平台制作表情包参与就地过年话题讨论,让“就地过年”更加生动有趣。

  类似“春节vlog比赛”这样的活动,除了实现本地年轻人与就地过年的年轻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之外,也可以让不同地区的人们通过镜头、插画等方式了解其他地域的文化风貌,这会对各地的文化旅游资源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让就地过年的年轻人获得参与感、成就感。相关部门和企业及时收集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可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为产品开发、服务提升提供借鉴。

  (中国旅游报实习生 王宇婷)


【作者:王宇婷】 【编辑:黄能】
关键词:就地过年 年轻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