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传承 大医精诚

       文/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锋

       凌晨4时30分,今年68岁的江林像往常一样准时醒来,简单洗漱后来到了医院的住院楼查看病房。此刻,天还未亮,太阳隐藏在地平线下,微光勾勒出山脉和社港镇的轮廓。

  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数十年,对于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江林而言,自律和敬业一直塑造着他的生物钟。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氏正骨术代表性传承人的江林,从医50年来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他表示“只要病人有需要,还要找你,你就不能推辞人家,要兢兢业业地做”。

  50年辛劳,大医精诚

  爱岗敬业是浏阳市骨伤科医院同事和患者对江林的一致评价。

  每天凌晨4时50分,江林会准时出现在医院住院楼查房,无论寒暑风雨。全院500多个床位,他要花上两个多小时逐一查看,然后回到诊室安排当天和第二天的手术。对于住院的疑难患者,他通常是亲自诊治,然后确定诊疗方案,仅每天的查房笔记就要写满几张A3纸。

江林的查房笔记,上面标注了患者的床位、病症以及手术的日期、是否需要会诊等信息。

       “查房结束,差不多7点,回家吃过早饭,不到8点,传承人江林就开始看门诊,在门诊室一坐就是4个小时。中午回家休息20分钟,下午一点半又准时出现在了门诊室。浏阳市骨伤科医院是江氏正骨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罗鹏是非遗传承保护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与江林共事多年,对江林的工作时间全然清楚。

  “仅一天的门诊量就超过100人次,一年开出的药方超过25万副”,这对于一个老中医的体力、脑力都是极高的要求,但江林从未懈怠。

  罗鹏告诉记者,除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一年365天江林几乎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哪怕出差开学术会议,也是当天去当天回,有时会议时间跨度太长,他便要求助理提前订票返回医院。

  从1969年参加工作至今,江林每天过着朝四晚八的生活,工作时间相当于一般上班族的两倍有余,却从未有过动摇。他经常对医院同事说的一句话是“病人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自己”。

  医院,家,医院……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对于常人而言或许是枯燥的,但对于江林来说却是最踏实最有成就感的一条路。江氏正骨术第四代传承人江涛,与父亲江林同在浏阳市骨伤科医院工作,他说,“父亲从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工作便是生活,生活便是工作,看到病人在他的治疗下有所好转,然后痊愈,是他最高兴的事情”。

江林查房,为照顾父亲身体,江涛开始陪同父亲一同查房。

       从医半个世纪,江林将祖传的治伤接骨秘诀和中医理论精华相结合,创造了“牵引穿针法”“竹弓牵引法”等治疗方法;研发了疗效显著的丹芍治伤丸、治伤药液、活血治伤散等国家专利药物;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气血分布学说,对患者辩证施治;总结了《江林医案精华》一书,为江氏正骨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代传承,自成体系

  作为江氏正骨术的代表性传承人,江林是集大成者。起源于清末的江氏正骨术也在四代人的传承探索中,从民间骨伤医家发展成国内知名正骨流派之一,依托浏阳骨伤科医院,辐射了湖南、江西、湖北、福建等省份的骨伤患者。

  说起祖父和父亲,江林心怀感激,不仅仅源于医术的传承,更多是医德、祖训的继承。在他眼中,精神的一脉相传比技艺更为重要。

  祖父江丕佑是江氏正骨创始人,生于清同治年间,曾师从焦彩霞习武学习八拳,又随师傅张维贵学习正骨之术。之后回到平江,在浏阳一带传授武术并接骨疗伤,立“习武防身,悬壶济世”为江家祖训。

今年68岁的江林仍坚持坐诊,每天的门诊量超百人次,江林的椅子是一张汽车座位,直接摆放的地上,只有20厘米高。这样的坐姿为了在写字时,腰背更容易挺直。

       后来,父亲江述吾传承衣钵,习武学医,对江氏正骨术进行系统化挖掘,强调医技与武术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倡通过习武来加强手腕的力度和手指的灵活性、敏感性。从医生涯里,江述吾先后在社港联合诊所、县人民医院坐诊;1962年又回到社港卫生院应诊,当时慕名求医者遍及省内外,日逾百人,被当时湘潭地区专署授予“名老中医称号”。在江林的记忆中,经常有骨折患者来家里找父亲江述吾治病,对于那些贫困患者,父亲都是分文不取。对于当时修洞庭湖的民工、军烈家属以及贫困患者,江述吾更是一律免收所有费用。

  言行、身教,一直是江家人的传统。

  到江氏正骨术第三、四代传人身上,也是如此。1969年,江林高中毕业,通过劳动部门招工到原社港卫生院当了一名临床学徒,跟着父亲学习中医临床骨伤疗法。高考恢复后,江林考取了湖南中医学院,1987年获得专科文凭。

在家整理病例做笔记的江林。

       学习是江林坚持最久的事情之一,在女儿江景白的记忆里,小时候放学之后,一家四口就围着一张小方桌,父亲看医书,母亲抄汤方,自己就和弟弟两个人做作业。直至现在,家里和门诊室都还摆着各种医书和医学杂志。对于医院医生们的学术研究,江林也会予以指导,在医院工作了6年的研究生史俊德,至今保留着江林批注的论文手稿。

  江林经常对徒弟和医院同事门说的一句话是“学无止境。”无论在哪一行都应该有所建树,一定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东西。社会在进步,医学在发展,祖传医术也要不断求新谋变,才能跟得上时代,不会落伍

  对于祖传医术的传承,江林没有拘泥于门户之见,而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第四代传人中除了儿子江涛、侄子江永革,还有杨荣生、陶功林、黎意丰三人。除此之外,江林还把江氏正骨术推广至全院,尤其是手法复位、中医药治疗。江林表示,在师承方面,比医术更重要的是医德。

个体化小夹板固定。江氏正骨术根据患者骨折部位、局部特点、错位形式等,选用原生态的杉树皮制作成相应的小夹板,应用已获得国家专利的江氏骨药外敷,再予以加压垫及夹板固定,透气性好、价格低廉。

       1994年,江林在江涛高考时给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建议——学西医。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以后,江涛还是选择回到了社港。在大学学习西医的基础上又跟着父亲学习中医。回顾20多年来的从业经验,江涛很感谢父亲当时的建议——“西医基础让我在学习手法正骨时更加得心应手。”

  江林表示,在几个徒弟中,反倒是之前学习西医的儿子最喜欢看中医典籍。他说“是因为江涛看到了中医的疗效,这一点对医生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面对一些疑难杂症时”。儿子的钻研与努力也让他在推广中医、推广江氏正骨术方面倍感欣慰。

江涛跟随父亲江林一同坐诊已经第12个年头,这也是江涛学习中医药知识的重要途经。

        在2019年10月11至13日在浏阳举行的湖南省中医药专长绝技“江氏正骨术”培训推广班上,江林反复和参加学习班的医生们说,“我们中医要建立自己的自信”。

       一代名医,一个乡镇

       在江林的倡导下,浏阳市骨伤科医院坚持“低住院率、低费用、低手术率”服务原则,确立了三条“铁律”:能手法复位的,不准动手术;能门诊治疗的,不准收住院;能用钢针的,就不准用钢板。

  这三条“铁律”,为患者节约了大量的治疗费,同时让江氏正骨术和浏阳市骨伤科医院能获得患者的信任,通过口口相传,辐射了更多省内外骨伤患者。在手法正骨室采访的时候,记者了解到不少患者都是从益阳、常德,长沙等地慕名前来,希望能够不动手术实现治疗效果。

江林研发自制的竹弓牵引器械,已申请国家专利,对于手指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康复锻炼的辅助作用。

       罗鹏表示,浏阳市骨伤科医院位于浏阳北部社港镇,地处湘赣边陲,慕名前来求医的不乏周边地区的的农民兄弟,他们中大多数对于治疗费用比较敏感,因此中医诊疗对于他们而言,更容易接受。

  通常来说,骨伤科有三大指标容易高,一是住院率,二是手术率,三是医疗纠纷。根据浏阳市骨伤科医院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医院门诊量达30万人次,住院率始终保持在10%以内。不用住院,病人医药费至少降低70%以上;不做手术,不仅费用低廉,更为主要的是病人大大减少了痛苦和心理压力,缩短了愈合时间。与西医手段治疗相比,江林带领的医疗团队仅2018年就为患者节约治疗费近亿元,充分发挥了中医诊疗简、便、验、廉、安的特点。

  除此之外,江林还倡导医院全体职工与农村特困户、五保老人、残疾人开展心连心活动,每年发放240张医疗费用减免卡,定期下乡开展义诊活动。他自己则经常为救灾、修路、建桥等公益事业慷慨捐款,获得了平浏一带民众的认可。

在医院附近酒店的楼梯间遇到患者,江林会主动打招呼,再搭把手帮个忙。

       浏阳市骨伤科医院从最初的社港中心联合诊所,发展到现在占地6.5万㎡、年业务收入达3亿元的规模,离不开全体职工数十年的努力。社港镇也从一个常住人口不足5万的湘东小镇成为远近闻名的医疗小镇。

  根据骨伤科患者通常需要1至2人陪护的要求推算,浏阳市骨伤科医院每年能吸引60余万人聚集到社港,这充分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10年,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到医院调研时就表示“一代名医带动了一个医院,一个医院带活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崛起一个乡镇”。

  2018年,浏阳市骨伤科医院成为湖南省湖南首个乡镇二甲医院,2019年4月,社港医养小镇成功获评首批省级特色产业小镇。而以“医养小镇”建设为支撑,2019年社港镇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0.1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财政总收入3627万元。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氏正骨术的保护单位,浏阳市骨伤科医院近几年在非遗传承保护与中医药传承发展上做了不少努力,比如建立江氏正骨术传承工作室并申报国家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整理江氏正骨术传统理论与技术方法,对其历史源流,手法正骨、中药正骨等核心要素进行提炼……

浏阳骨伤科医院,新开放的住院大楼。

       在手法正骨室工作的史俊德还负责传承工作室资料的收集整理,他说,“保留这些东西是非常有意义的,无论是对江氏正骨术技艺的传承还是对后代传承人的榜样作用都非同一般。”

  罗鹏表示“江氏正骨术现在是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借助非遗传播推广的力量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也希望江氏正骨术和浏阳市骨伤科医院相辅相成,最终能够发展得更好,造福更多的骨伤患者。而今天是国家的第三个医师节,但对于我们医师而言,是职业的荣耀,只有与往常一样努力把工作做好。”

【作者:李锋 】 【编辑:朱秉山】
关键词:江林 大医精诚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