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的2022时光相册⑬丨罗杰科:取一执念,但爱无妨

相链区块链

  没有跋涉,哪有相见?

  我未曾到过西藏,去亲身感受雪山的宏伟。但是,当我在家乡的大山深处放飞无人机,500米高空的镜头中,雪峰山脉出现了我之前无法想象的景象。这亿万年前的奇妙造物,在一层薄雪的覆盖下,有着令人心折的延绵磅礴。另一个云雾缭绕的清晨,同样是在500米的高空俯瞰,流云翻腾下的长沙城,与岳麓山遥相呼应,犹如未来之城。

  这一年,我不断往返于这两个坐标。如果说生活有些许疲惫,但我还能从取景框中感受到愉悦,这一切,要感谢我曾经生活过的故乡,和让我赖以生存、安顿家人的这座城市。若非她们的厚重,我可能无法用影像的方式,跨越时间和空间,安放牵挂。

  照片的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某种时间感和现场感。当我翻开这些照片,与那些和我有话可说的照片旧日重逢。脚步声、快门声、喘息声纷至沓来。

  霍金说过:世界上最让人感动的是遥远的相似性。他的坐标是相对论里宏观的浩瀚宇宙。

  而我的坐标只是镜头里目力所及的延绵山岗。童年往返的田间小道上,我拍下扛着树枝的打柴少女,迈着无忧无虑的脚步;湘江滩涂的芦苇丛中,身着汉服的女孩,同样迈着轻盈的脚步。

  那些瞬间仿佛只是为我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空间的游民、时间的过客,应该感恩每次遇见,而再不再来,已不必挂怀。

  与老家一村之隔的茶马古道风雨桥旁,察看茶园长势的老蒋对收成已是胸有成竹。湘江畔铜官古镇码头上,衣着潮酷的老刘心无旁骛,娴熟地带来了一段段萨克斯的悠扬。

  快门合拢,一张照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一个画面、一段音乐,一下子把我的心思薅去了远方。

  空山新雨后,树层后白墙青瓦的乡村山居,原生、静谧,似水墨山水,留白之处,有气象万千。另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从云麓宫远眺星城,最后一缕阳光温暖地洒落在湖南第一高楼的塔楼上,屋顶闪耀着灯塔般的金色光亮。

  人生的半途,恰是一个可以瞻前顾后的时刻。但我知道,摄影应该是我最能接近自由的方式。我也越来越清楚,我想拍摄的故乡不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和天涯,我希望可以在自己的照片中安顿自己,我走到哪里,故乡就在哪里。

  我想跟遥远村庄里那些闪烁的星辰、延绵的山岗、摇曳的稻浪打个招呼,并一一谢过。

【年度视频回顾】

《十年光影 一路繁花丨十组照片里的新长沙》

  >>专题丨长沙晚报记者的2022时光相册

策划统筹:黄飞武 执行:王志伟 黄启晴

出品:长沙晚报影像新闻部


【作者:黄启晴】 【编辑:罗杰科】
关键词:年度照片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