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长沙武汉合肥南昌四市工伤或可异地结算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7日讯(记者 周小华)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如何把握城市群合作大势,共推新时代人社工作一体化新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今天,在长沙举行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人社工作一体化发展第六届会商会,来自武汉、合肥、南昌、长沙四市人社部门负责人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工伤保险异地协作协议》《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技能人才开发合作协议》,四市人社工作一体化合作向更深更广领域迈进。

  工伤保险异地协作,共同维护区域工伤职工权益

  合作成效

  认真落实《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合肥纲要》《南昌行动》等合作协议。四市人社部门发挥职能优势,推出了人社政策协同、人才交流洽谈、高校毕业生服务、社会保险互联互通等举措,四市医保异地结算、劳动监察网上协查平台以及工伤异地协作、技能人才开发合作走在全国前列。

  长沙实践

  长沙早在1995年就启动了工伤保险工作,是全国最早开展工伤保险工作的城市之一。

  2010年,率先探索“按建筑项目参保、按造价基数缴费、按施工范围覆盖”的全新参保模式,推行“动态实名制”,被全国政协、人社部调研组誉为“长沙模式”,为2014年全国政策出台提供了借鉴。今年,推出工伤保险政策的“升级版”,将交通、水利、铁路、机场、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建设项目全部纳入参保范围,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农民工劳动报酬保证金、工伤保险、开工手续三联动的长效机制。

  长沙坚持全市工伤预防“一盘棋”,首次提出系统完整的工伤预防措施,推出了一系列工伤预防宣传新模式,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主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积极参与的共建共享大格局。

  长沙从制度保障、标准管理、榜样示范、集中康复等方面入手,探索工伤职工由医疗康复、职业康复向社会康复的转变,实现从单纯生理康复向全身心康复的重大突破,创建了工伤康复“长沙品牌”。

  未来举措

  今日签署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工伤保险异地协作协议》明确:在不改变现有政策及各项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四市将在信息查询、工伤预防、事故调查、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医疗康复等方面开展异地协作。

  据了解,四市将建立工伤参保、工伤待遇享受等相关信息互查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伤经验交流活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对异地发生的伤害事故,可相互委托当地社会保险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建立相互委托劳动能力鉴定制度和异地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方便工伤职工、用人单位就近委托经营地地市级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工伤医疗康复方面,四市就工伤医疗(康复)协议服务机构进行互认,对异地就医治疗情况以及长期待遇领取资格的认证进行委托监管,积极探索工伤异地结算。建立工伤保险联席会议制度和政策研究机制,定期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开展案例分析,逐步推进四市工伤保险政策、标准统一。

  加快技能人才共同开发,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合作成效

  2014年,武汉、合肥、南昌、长沙联合在武汉举办了大型人才交流会和网上人才招聘会,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5年,四市在长沙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人力资源合作协议》,建立了人力资源合作互动机制。

  长沙实践

  去年6月,长沙市委、市政府发布了“人才新政22条”,将“长沙工匠”铸造工程列为五大人才工程之一,确立了“未来五年培育引进15万名技能人才、3万名高技能人才”的战略目标,构建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激励政策链条。

  未来举措

  在本次会议签署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技能人才开发合作协议》中,四市围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资历互认、人才交流、校企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开展技能人才资历互认工作,对于在四市获得的省、市技能大师及相当层次的技能人才荣誉和专项能力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在四地具有同等效力,同等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加大技能人才交流学习力度,不定期召开四市技能人才交流会议,组织技能人才到四地企事业单位观摩。

  深化校企合作,四市引导支持本地技工院校、企业与其他三市的技工院校、企业合作,不断扩大校企合作选择面。


【作者:记者 周小华】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人社 人才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