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灼华代表建议:加大对洞庭湖生态修复的投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玮蔚)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调蓄湖泊和湿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湖南省委主委、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建议,国家加大对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的投入,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支持开展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及周边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

  场外速递:

  八百里洞庭重现碧波荡漾

  微波荡漾的大通湖下,水草轻轻摆动如同给湖面铺上一层绿毯,鱼儿摆动鳍尾任意遨游。

  2016年3月,湖南正式启动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沟渠塘坝清淤增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河湖围网养殖清理、河湖沿岸垃圾清理、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查……针对洞庭湖常年积累越来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接连展开。

  2018年6月3日至6月15日,针对“下塞湖矮围拆除标准不高”等问题,沅江市组织人员近3000人次,完成土方量109万立方米,提前7天彻底拆除下塞湖矮围剩下7200米矮堤及有关附属物,实现内湖外湖全部联通。

  2018年,湖南又印发《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突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城乡生活污染等十大重点领域,以及大通湖、华容河等九大重点区域整治。

  近年来,湖南狠抓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大力实施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五大专项行动”“三年行动计划”,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八百里洞庭重现碧波荡漾。

  深度解码:

  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不完整

  张灼华表示,洞庭湖生态保护和恢复,是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的迫切需求。但目前还存在景观破碎化严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不完整;水生态过程发生改变,洞庭湖退水速度加快,提前进入枯水期,且枯水期有延长的趋势,对生物多样性等服务功能的维持造成严重威胁等问题。

  同时,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下降风险依然存在,如旗舰种小白额雁数量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高达50%以上。

  代表建议:

  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

  张灼华建议,加大洞庭湖及其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投入。重点开展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洞庭湖及其流域湿地生态状况监测评估、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生态风险防控预警平台建设等;洞庭湖流域湿地的源头治理、退耕还湿、水源涵养、小微湿地建设、沟渠湿地生态化治理等。

  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议国家尽快建立国家层面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和长江流域湿地保护投入的机制,对为保护湿地付出代价的湿地资源经营者给予补偿,此举可以有效引导当地社区改变损害湿地生态系统的行为,引导湿地周边群众、企业的行为,形成湿地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合力,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支持开展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及周边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议将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及周边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项目列入2020年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予以支持。

【作者:彭玮蔚】 【编辑:谭伟】
关键词:两会 解码提案议案 张灼华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