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70年生态文明建设:从无到有 Ⅰ到Ⅲ类水质比例达94.5%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玮蔚 唐朝昭

  9月24日,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生态文明建设专场在长沙举行。70年,我国经历了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三个阶段的历史跨越。

  “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九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新世纪重回水清岸绿”——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湖南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由好变坏、再由坏到好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来,湖南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快实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保护认识实现跨越式提升,生态环境事业实现从无到有,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根本性提升。

  【关键词:碧水】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湖南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低至30%以下,湘江成为全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流域内形成三十六湾、水口山、清水塘、竹埠港、锡矿山等重点污染区。

  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

  2013年起连续实施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全流域推进治矿、治砂、治污,全面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和畜禽养殖退养,湘江流域实施重点治理项目3068个,株洲清水塘区域261家企业和湘潭竹埠港区域28家企业全部关停。

  洞庭湖治理

  推动黑臭水体治理、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沟渠塘坝清淤、湿地功能修复等“四个全覆盖”

  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污水处理、采砂等方面出台“十条禁止性措施”,矮围网围全部拆除

  保护长江岸线

  加大湖南境内163公里长江岸线的保护力度,严格清理非法侵占水域岸线建设项目,关闭了42个非法砂石码头

  污水处理

  2000年前,全省仅有4家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1.56万吨。目前,全省实现县级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建成县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157座,地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53%,县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67%,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309座

  【关键词:蓝天】

  2013年以来共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51.1万辆

  2018年全省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10年累计分别削减了38.0%和30.7%

  2018年,全省有5个城市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实现了湖南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零突破

  2018年,长株潭区域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17.9%;PM10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0.3%;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上升3.0个百分点。

  【关键词:净土】

  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和农业大省,历史遗留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整治任务繁重。

  关注重点,建立883个涉重金属行业企业的全口径统计清单、1325家企业的涉镉污染源排查清单和365家企业的整治清单

  将湘潭、衡阳、郴州、娄底4个市列为省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开展试点工作

  2018年湖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新增100万亩,完成1.1万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占总任务数的84.6%。

  【“三个节点”】

  通过选取环境质量最差的1996年、新世纪开始的2000年和2018年三个时间节点的环境监测数据,全省环境质量变化“曲线”显而易见——

  1996年

  全省GDP2540亿元

  工业废水排放量14.49亿吨,工业废水中COD34.09万吨,汞镉砷铅铬五种重金属377.62吨

  工业废气排放3520亿标米

  水环境质量方面:监测断面81个,Ⅰ类2.4%,Ⅱ类12.34%,Ⅲ类12.34%,以上合计27.1%,Ⅳ类62.96%,Ⅴ类9.88%。

  2000年

  全省GDP3551.49亿元

  工业废水11.26亿吨,工业废水中COD32.36万吨,汞镉砷铅铬五种重金属316吨

  工业废气排放3568.7亿标米

  水环境质量方面:全省79个断面,Ⅰ类3.8%,Ⅱ类11.39%,Ⅲ类24.05%,以上合计39.69%,Ⅳ类55.7%,Ⅴ类5.06%;

  大气质量方面:全省二级优良以上城市比例为17.7%。

  2018年

  全省GDP的3.64万亿元

  工业废水排放量3.27亿吨,工业废水中COD2.19万吨

  工业废气排放量11654.70亿立方米

  水环境质量方面,省级监测断面345个,Ⅰ到Ⅲ类水质比例为94.5%

  大气质量方面:全省二级空气环境质量城市5个,占35.7%,空气质量优良率85.4%。

  长沙篇章

  长沙整体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70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坚持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统筹改革推进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制和机制,从上项目搞建设的“增长优先”到求环保求绿色的“生态优先”,从推进“三废”治理到建设生态文明,从简单粗放管理到依法依规治理,生态环璄保护体制机制日趋完善,污染防治攻坚思路更加清晰、行动更加坚决、举措更加精准、成效更加明显。推动全市整体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长沙聚焦蓝天保卫战。在重点领域,科学施策,深入推进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治理。出台《长沙市“强力推进环境大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1+12”系列工作方案,强力推行“六控”“十严禁”等措施。

  长沙聚焦碧水攻坚战。浏阳河下游段主要水污染物指标氨氮年平均浓度已由2013年的2.0毫克/升下降至2018年的1.0毫克/升,劣Ⅴ类水质比例由2013年的46%下降至2018年的9%。持续治理“一江六河”流域和城区黑臭水体,完成24处(88项)建成区黑臭水体工程整治并同步监测。

  长沙聚焦净土持久战。有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完成原坪塘蜂巢颜料化工有限公司含重金属废渣及污染土壤治理、浏阳七宝山地区庙冲尾矿库闭库及锰污染综合治理、宁乡黄材历史遗留锰渣治理等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原长沙铬盐厂土壤修复工程正按既定方案稳步推进。

  长沙聚焦城乡生态环境改善。2013年起,长沙全面实施“三年造绿大行动”,累计人工造林40.86万亩,退耕还林还湿7140亩。

  数说长沙

  长沙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13年的197天提高到2018年的27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从54.0%提高到77.2%,整体上稳中有升,PM2.5浓度从2013年的8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48微克/立方米,下降42.2%。

  2018年,湘江长沙段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市级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湘江长沙段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III类,特别是浏阳河城区段2018年度水质达到III类,连续两年实现水质类别提升。

  长沙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红线范围741.27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6.27%。全市建成了日处理5000吨生活垃圾的焚烧发电厂,完成了城区100座老旧站厕提质改造。

  截至2018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95%,较2013年增长1.47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49%,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38平方米,较2013年增长23.7%;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2848公顷,较2013年增长33.7%,基本实现“居民开门见绿、15分钟到达社区绿地公园”。

【作者:彭玮蔚】 【编辑:谭伟】
关键词:生态文明 系列新闻发布会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