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湘江成绩单”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

  区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核心”引领。正如浦东之于上海,硅谷之于加州,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以下简称湘江新区)能否发挥“极核”作用,事关湖南发展、中部崛起,责任重大、意义非凡。近日,湘江新区交出2023年成绩单,成绩能否让人满意?含金量有多高?解码成绩单,探寻其背后的成因,对区域高质量发展或能提供宝贵经验。

  82%税占比背后的“含实量”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

  2023年,湘江新区直属区财政收入税占比达82%,较高的税占比,从总体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为何?因为税收来源于经济、来源于企业、来源于纳税人。只有有产出、有收益、有发展,税收才可能增长,才可能在财政收入中占有较高比例。

  进一步分析,更能感受湘江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含金量。

  湘江新区较高税占比,来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含实量”,是其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的体现。

  量上,2023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特别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5%,反映了湘江新区制造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占比。

  质上,2023年税收超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数量增长47.5%,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群产值增长20%,聚集了300多家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企业,拥有中联重科、星邦智能2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以及华曙高科、威胜集团、视比特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核心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泉。

  2023年,湘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工比重50.8%,居国家级新区第二,发展动能之强、潜力之大,可见一斑。

  其实,作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湘江新区的产业向“新”力,在19个国家级新区的居于前列。

  2023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总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二;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0家,总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三;先进计算保持全国信息产业领先地位,数字经济产值达2200亿元,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产业创新竞争力居国家级新区第二……

  聚力高端产业新区建设,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湘江新区的向“新”而行,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首破5%的高“研”值

  近日,工信部公布68家企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共有2家湘企上榜,均来自湘江新区。

  其中,湘投金天科技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发展模式,位列国家钛行业第一方阵,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而松井股份是国内高端3C涂料龙头,专注于高端消费类电子和乘用汽车领域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研究,是科创板中国涂料第一股。

  这样的“国字号”企业和平台,在湘江新区还有不少。

  过去一年,湘江新区立足全球视野,对标国内一流,在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中走在前、当主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区。

  目前,湘江新区国家级创新平台总数达64家,占全省40%以上;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5家,总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二;长沙超算中心算力排名全国第三,获批全省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

  在湘江新区一项项高“研”值的数据中,有两项“份量十足”的数据特别值得一提。

  2023年,湘江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5%,居国家级新区第三,这不仅反映了湘江新区对科创的重视程度,也综合反映了区域的科创能力。

  2023年,湘江新区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3件,排名全省第一,这是衡量一个区域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的综合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湘江新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湘江西岸加速崛起研发高地,为城市未来带来了无限可能。

  民生支出占比81%的向“心”力

  企业和人才,是区域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更是观察区域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从“岳麓山下好读书”到“岳麓山下好创业”“湘江西岸好安家”,湘江新区的“西”引力持续放大,向“心”力不断增强,企业和人才纷至沓来。

  人是城市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口的竞争。

  关注百姓的“小账本”,才能写好区域发展的“大账本”。过去一年,湘江新区民生支出占比81%,创历年新高!

  提升人居品质、提档民生福祉、提效社会治理,湘江新区不断打造一流品质新区、宜居之城:改造老旧小区80个,建成停车泊位3.8万个;新建中小学15所、公办幼儿园9所,扩充公办学(园)位3.2万个,占全市新增学位48%;供水设施建设惠及3.6万城乡居民,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3%,较2022年提升6个百分点。

  2023年,湘江新区直属区户籍人口净流入7.8万人,排名全省第一,这是湘江新区吸引力的最好印证。

  归根结底,企业如候鸟,以寻良木而栖。湘江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千名干部联千企”专项行动,解决企业诉求4134个;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布产业扶持政策9个,兑现产业扶持资金48亿元,减税降费49亿元;“无证明城市”建设加速推进,197个高频办理事项材料、环节、时限均压缩20%以上,553项事项实现免(减)证办;优化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入选中国改革年度特别案例。

  从数据来看,湘江新区主场经营主体呈现量质齐升的态势。截至目前,湘江新区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达26.7万户,增长10%;其中企业总数14.5万户,增长12.4%。特别是上市企业数量,这是观察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2023年湘江新区新增上市公司5家,占全省新增数的一半,总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二,还有75家企业进入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库。

  对企业和人才的向“心”力,成为湘江新区发展的最大支撑,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劲。

【作者:吴鑫矾】 【编辑:大刘军】
关键词:经济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