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女子职业学校遍布长沙城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4日讯(记者 周和平 实习生 关丽欣)又是一年开学季。在长沙,不仅在各职业学校,男女同学同上一所学校已是“理所当然”。然而,如果时光回转到83年前,同样在长沙,彼时的职业学校,多有专为女生开设的。昨日,在长沙市档案馆,当馆藏的《民国长沙市指南》一书开启,“职业学校”介绍篇章见证的就是女子职业学校遍布长沙城的这段史事。


  档案史志 女子职业学校多且多为私立

  长沙市档案馆保存完整的《民国长沙市指南》一书,于1934年初版,由邹欠白编著,时任长沙市市长何元文题写书名,该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当时长沙的方方面面,堪称一部长沙市志。

  在该书的“学校”介绍篇章中,“职业学校”作为组成部分予以详细介绍。其时,长沙城拥有19所职业学校,如小吴门外的省立高级工科职业学校,北门外的省立高级农科职业学校,戥子桥的省立第一职业学校,稻谷仓的私立楚怡工业学校等。然而最多当属女子职业学校了,其时有位于新河的省立第一女子职业学校、兴汉门的私立衡粹女子职业学校、学宫街的私立自治女子职业学校、永庆街的私立涵德女子职业学校、肇嘉坪的私立民本女子职业学校、中山西路的私立民范女子职业学校、伍家井的私立崇实女子职业学校等,共有13所之多,占比近七成,可谓遍布当时的长沙城。

  这些职业学校多为私立,多创办于民国年间,其中办学时间最早的当属私立崇实女子职业学校,该学校创办于清光绪34年(1908年 ),由胡兆麟私人出资创设。从开办到1934年,20多年间,该学校已有1600多名女生学成毕业,走向社会。

  女子职业学校在当时“走红”,在文史专家、湖南省文史馆管员陈先枢看来,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女性就业歧视,导致女生就业比男生困难,当时的社会正掀起倡导男女平等的新思想,为了让女生拥有就业的一技之长,实现自食其力,于是女子职业学校在当时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一批教育家和有财力的有识之士更是投身女子职业学校行列。

  档案钩沉 多开设缝纫刺绣等专业

  这些女子职业学校的女生学些什么技能?学费贵不贵?就业如何?在《民国长沙市指南》一书的相关介绍中,也有所“见闻”。

  记者注意到,创设的这些女子职业学校中,多开设有缝纫、刺绣等专业,也有蚕丝、染织、商科、艺术、师范等专业。学校均注重师生意志一致,教、学、做合一,特别注重实习,学生对于实习特感兴趣,学生也都勤俭耐劳,衣服自缝自洗。至于经费,这些女子职业学校无论公立或私立,均有政府补助,如省立第一女子职业学校全校5个班,学生133名,政府每年补助22334元;私立自治女子职业学校有14个班,共有学生360名,政府每年补助12000元;私立民范女子职业学校共10个班,学生283名,政府每年补助7800元,学生学杂费每学期13元,膳食费22元。

  “蚕丝科出品,织成纹花绸、纺绸等,质色甚佳,又染织科出品中,尤以格子呢、床毯、桌毯等,色彩鲜明,质坚耐洗,极博社会欢迎。”在介绍女生学成的职业技能时,《民国长沙市指南》字里行间洋溢着赞美之词,可以想像,这些怀揣一技之长的女生走入社会大有可为。

【作者:记者 周和平 实习生 关丽欣】 【编辑:刘树源】
关键词:民国 职业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