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特别报道(05)

返回版面

栉风沐雨自葱茏

——读《中国的蔬菜:名称考释与文化百科》

  •   《中国的蔬菜:名称考释与文化百科》/张平真 著/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4月   《中国的蔬菜:名称考释与文化百科》/张平真 著/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4月

      刘昌宇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吃得好、吃得健康,成了许多人一日三餐的首选。这就意味着,人们的饮食结构首先要合理,才谈得上既好又健康。也就是说,荤素搭配是最起码的要求。这里所提的“素”,就是指蔬菜。关于蔬菜,大家都如数家珍,可要讲清它的来源、称谓及食用历史等,这里面藏着不小的学问。资深蔬菜研究学者张平真的《中国的蔬菜:名称考释与文化百科》(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4月出版),正好满足了我们对中国蔬菜的探求欲。

      我国栽培蔬菜的历史,由来已久。它所形成的蔬菜文化,与酒文化、茶文化一起,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张平真先生以解读蔬菜的命名为切入点,针对276种中国常见的蔬菜,分成18大类目进行阐释,对其所属类别、起源地域、引入时间、栽培历史、供应现状、名称由来、命名因素、营养成分、食用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考释,并配以181幅精美的手绘科普图,在增进理论认识的同时,也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效应,增强了广大读者对这些蔬菜的感性认知。

      从根菜类、白菜类……到食用菌类,这些林林总总的蔬菜,几乎每一个品种都有着众多的称谓,其引进和栽培的历史,或长或短,最长的已达千余年,短的也有了百余年。它们不仅以清新悦目的葱茏之色,亮丽着人们的双眼,还以鲜嫩舒爽的口腹之欲,征服了大众的味蕾,纾解着人们淡淡的乡愁。有的蔬菜生于中国、长于中国,满溢着中国的元素。有的蔬菜虽来自异国他乡,但栽培技术和相关的养护知识,也随着这些蔬菜的落地,一同被引进到了中国,它们扎根在华夏这片肥沃的土壤之后,很快适应了中国的生存环境,又通过一代代中国农人的辛勤培育,遂同中国本土的菜蔬一起,很快便被人们端上了餐桌,成为国人魂牵梦萦的道道美食。从这一小小的切口管窥,一部蔬菜的迁移史和演进史,俨然就是一部中外文明交融互鉴的历史。

      张平真先生凭借丰富的蔬菜栽培和研究经历,从中国蔬菜的生成史、演绎史中,精心爬梳史料,为我们分门别类讲述了常见蔬菜在中国生长、栽培、繁殖、茁壮的历程。从白菜、甘蓝、芥菜、茄果、葱蒜,到薯芋、花菜、芽菜、野生菜、藻类蔬菜等,它们色泽不一,禀赋各异,却以各自不同的生长之道,顽强地存活了下来,也彰显出中华饮食文化勃勃的生机。书中,作者将同一类蔬菜纳入同一主题,然后,针对每一个细分出来的蔬菜品种,从它的科系、产地、栽培历史、不同的称谓、食用价值等方面,逐一进行科普。比如,我们常见的萝卜,它就属于根菜类蔬菜,属于十字花科类植蔬。它的原产地在中国,系由根部欠发达的野生种萝卜培育而成。其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萝卜有50多种称谓。上古时期,人们称其为“芦”,也写作“庐”。到了秦汉时期,又被称为“芦肥”。至汉代,则变为“芦菔”。唐代时,萝卜又有了“莱菔”的叫法。元、明时期,则递进为“萝葡”这一新名称。除了这些正式名称外,历代对萝卜的称谓,还有许多别称,诸如“楚菘”“辣玉”“夏生”等等不一而足,道尽了人们对小小萝卜的喜爱。

      除了主要介绍原产于中国的本土蔬菜外,全书还用浓重的笔墨,讲解了一些外来蔬菜在中国生长的历史。比如,现今我们人人爱吃的胡萝卜,它就原产于亚洲的中西部地区。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一则说它是元朝时从中亚地区引入的,另一则是说它自汉代张骞由西域携来。有意思的是,胡萝卜被多次引入中国,从最初的紫色胡萝卜、到后续的黄、红色胡萝卜,每一个品种,在中国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