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机械化赋能,星沙农业“丰”景更好

长沙县入选全国首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名单

      长沙晚报3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 通讯员 邬振 胡敢)何为新质生产力?走进长沙县这个农业大县、工业强县,记者看到了通过工程化、物联化、智能化、数字化等先进技术,传统农业在新质生产力加持下绘就的美好“丰”景。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第一批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创建名单的公示》,长沙县拟入选创建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类)。

      3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长沙县黄花镇的湖南星稷香粮业开发有限公司育秧大棚,只见智能育秧流水线已马力全开,装基质、洒谷种、浇润水、覆表土……一张张秧盘装满后,由机械轨道自动送至育秧暗室进行催芽。该公司负责人张文武告诉记者,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让原本费时费力的体力活,变成了省时省心的技术活,像这样的流水线,全流程只需8名工作人员操作。

      “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以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聚焦耕作、播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6个主要环节,以提高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为重点。

      在长沙县,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并非个例。2023年,长沙县水稻、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87.25%、81.67%,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居湖南省前列。

      得益于工业的强劲发展,长沙县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到“全国五强县”的历史性跨越。而另一方面,长沙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强劲工业、创新科技与传统农业碰撞出新的火花。

      长沙县春华镇数字田园智能化育秧大棚工程投资1600多万元,集生产、突发恶劣天气应急育秧储备、示范、培训、科研于一体,常规单季可服务育秧面积一万亩以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育秧工厂。

      “我们通过引进智能化有氧恒温浸种叠盘暗室催芽技术,采用立体循环、大田、旱地、温室大棚育苗等技术,利用黄土基质育秧,可以有效实现育秧自动化、设施化、工厂化、标准化。”工程相关负责人指着工厂正中央上方的屏幕说,通过这个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可以随时采集工厂内的气象温度、湿度等重要信息,有效避免病虫害和不利天气等影响,补齐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栽种环节的短板。同时,根据秧苗对光、热、水、气、肥各要素需求,工厂实现了浸种、催芽、繁育全过程生产标准化。

      新的火花持续蔓延。在政策引领、资金引导下,长沙县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在农机装备上持续发力,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山河智能的农用挖掘机、铁建重工的采棉机、湖南植保的植保无人机……一批“星沙造”“长沙造”“湖南造”的农机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在长沙县路口镇的荆龙农机专业合作社厂房内,摆满了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无人机等40多台农业设备,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农业机械,1989年出生的合作社理事长陈尧花了两年时间才把所有机型研究透彻。2023年,陈尧作为湖南省的六名代表之一参加第四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机驾驶员竞赛,并荣获“全国农业技术能手”称号,也是湖南省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选手。

      像陈尧一样的“全能农机手”在长沙县越来越多。如今,长沙县共有现代农机合作社50家,建设有27个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基地,通过多种模式培训农机驾驶员1000多人次。

      在全程机械化的加持下,星沙农业“丰”景更好。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