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封二(F02)

返回版面

以改革之举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李叶兰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此,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其中专门阐述了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具体任务。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新征程上,更需以改革创新举措不断推进和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重视制度集成,走向系统化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通过加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一系列举措,为健全我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前期基础,以更高站位和更大力度重点谋划生态治理体系建设,推进生态环境由量的改善向质的改善转变。一方面,锚定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美丽中国目标和“3060”双碳战略目标,全面查漏补缺,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专项体制、制度和机制改革,尤其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实效,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克服以自上而下、政治动员的运动式治理的缺陷,推进系统化、常规化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创新。健全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补偿制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环境审计制度等代表性制度,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效果常态化、长期化。

      着眼长远目标,走向发展型治理

      在传统思路主导下,基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对立的认知,生态文明建设一直面临着发展优先抑或环保优先的两难困境,为求发展舍环保而导致的环境治理失效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事实上,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目标或是追求环境治理成效都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将两者融合,通过技术创新、机制调适、制度集成等改革措施实现“超工业化”的“寓治于产”,才能推动传统现代化走向真正的生态现代化。

      因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尤其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上,强调保护与发展并重,不断强化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督促污染源降低污染,推进各种制度相互衔接。前期已形成相对成熟稳定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开发保护、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节约、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环境治理体系、市场体系、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八类具体制度,强调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和资源。面向未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为此,我们需要更加充分利用中国特有的制度资源,在有效实施控制型环保政策的同时,着力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环保政策创新,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能源结构深度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高效的新质生产力,全面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画卷。

      突破机制束缚,走向协同性治理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旨在通过机制创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主体多元化、过程全周期、领域全方位,实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效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

      一是强调多主体协作。生态环境产品大多属于公共物品,必须依托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充分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才能汇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磅礴力量,达到同向发力效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一体谋划部署、一体推进考核的制度机制,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二是强调多领域协调。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制度是关键。全会特别强调针对不同类型的主体的职能分工、各区域领域的功能差异,推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机制改革。如全会提出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重在探索区域协同立法,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

      三是强调多手段协助。传统环境治理实践中,行政手段发挥着重要作用。聚焦美丽中国建设,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在充分发挥行政手段作用基础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更注重强化非行政手段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比如,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完善依法治污制度机制、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等,通过加强法治手段作用,整合相关部门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职责、队伍建设。比如,推进生态综合补偿、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通过发挥市场手段的作用,引导市场主体和资本参与环境治理。还比如,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构建环境信用监管体系,旨在充分利用信用手段,推进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健全完善,等等。这都体现了多手段协助的改革思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踏上新征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的制度性回应。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以改革创新之举、久久为功之力,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筑牢美丽中国生态根基。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委党校科技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