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夜读丨家乡春雨潇潇(有声)

   

  ......(节选)

  直至多年以后才见识了,在我们雨水充沛的季节,北方的有些地方,连日多云、阴天或晴好,就是不下雨。那里的地面光秃秃,很少有绿意盈盈的小草,也几乎难见生机盎然的树木,甚至公园里的迎春花,都没有绿叶来衬托,花朵开得营养不良,或迟疑不已,只有朝阳的地带,开放的程度才踊跃些,扎了堆,成了片,不过,还是看不到追随的绿叶。而我的家乡,迎春花是绿色的瀑布,金灿灿的黄色小花朵只是底板上的衬托。

  囿于当时的阅历,看懂了文字,却没法了解到文字背后的另外世界,以及世界的无限。我把疑惑跟母亲讲了。母亲说,那就照实写,把眼睛观察到的、心里感觉出的,写下来就行,周遭的亲身经历,会有东西写啊,这样,才算自己写的作文吧?

  于是那次,我写了一篇与大家不一样的春天,甚至饱含着对春雨的多少埋怨。没想事后得了表扬,大约是说没有落俗套,写出了真情实景或真情实感。

  这让我产生了新的疑惑,只上过高小的母亲,不过是走南闯北当过几年织布匠,眼界并不宽,成家后,属地道的家庭妇女,她怎么知道如此指导我呢?

  春雨依然,年年岁岁,绵长而幽远,像一根带子,柔柔地,系在身上,挣不脱,迈不开。说不上喜欢,也谈不上想要逃离,大约是习惯使然吧。毕竟,早年由于春雨带来的诸多不适,如今借助高科技,大多迈出了难关。出行有水泥路或油砂路,还有各种遮风挡雨的代步工具。上学的孩子有人接送,雨伞、雨靴又漂亮又耐用……

  那时的雨靴,怎么就那么容易破呢。放学回家,母亲总是先帮我们换下湿衣、湿裤、湿鞋子,再给我们做饭。夜深了,我和弟弟早已睡下,她还在为我们烤衣服,补雨靴。雨靴上的每道裂缝,都是雨水灌进来的突破口,直浸我们柔嫩的小脚。油灯下,母亲聚精会神地坐在小凳上,先是用锉刀将橡胶雨靴的豁口外围反复打磨,将光溜溜的表面磨得非常粗糙,然后从不要的旧雨靴上剪下一块橡胶面,也磨至粗糙状,再从木柜底下拿出一只灰蒙蒙的小铁皮筒,撬开金属盖子,从里面挑出一些胶水来,分别涂抹在粗糙的鞋面和豁口处,最后将两者粘合,压紧压实,雨靴就补好了。补好了靴面,靴里还是湿的,那时没有电吹风,也不方便放到火上烤,母亲把雨靴洗净,抹干水,放到米缸里,盛满米,搁一夜,第二天早上起来,干燥的大米,吸走了雨靴那层内衬纱布里的水,雨靴就干了,又可以穿着去学校了……现在想想,那些雨靴,最多的,到底有多少个补丁呢?

  哗啦啦,一阵急促的雨声响起,由远及近,顷刻间,窗外又雨声大作了。连绵不尽的春雨,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张镝】 【编辑:罗亚坤】
关键词:夜读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