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黎晴:四台浮翠

  澄溪在乌云界下千峰竞秀万壑流云的峻岭中滔滔涌泻,一路高歌,奔流四台。四台山,又名三门岩、三门山。四座山峰上,满眼葱茏里,郁郁葱葱的松树顶平如削,干曲枝虬,苍翠奇特。山岭上,争奇斗妍的其他乔木灌木仪态万方,风情万种——有的立,有的卧,有的斜插,有的侧挂,有的挺拔,有的俯仰……千姿百态,千娇百媚,四台山一跃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桃花源的外围景观,亦是桃源县著名的“十八景”之一。

  “四台争露碧孱颜,下有三门芦荻湾。翠岱数重都蘸水,青螺双绾欲浮山。钟山远落晴烟外,帆影来从绿树间。我欲鸣琴破空寂,层崖一一许跻攀。”我们一行沿着清代诗人谭震《四台浮翠》的诗踪而来。船到四台,舍舟登岸,但见“三门齐启四峰排,可是当年众帝台。蘸水绿云收不尽,海风吹到小蓬莱”(清·方堃《四台浮翠》)。走近山脚,仰望澄溪两岸,两座形如卧狮的山峰将流云缠在山腰之上,拥翠的竹木宛若一层层狮鬃随风翻卷。这两座山峰,东岸山势较长,西岸峰岭较短,仿佛一雄一雌两头卧狮,头与头对峙千年,不肯后退半步,悠悠澄溪便从对峙的狮头之间蜿蜒流淌。有趣的是,溪流中两座訇然突起的球峰分别耸峙在两头狮口大开的狮首跟前——据向导老吴介绍,这叫“双狮守球”。这两座球峰上曾于元代元统到至元年间(公元1333—1340年)分别修建过“杨泗庙”和“镇狮塔”,以及从两山到两球之间敷设的“之”字形钢索木桥,任人风雨行走、春秋朝拜。可惜这些都毁于“文革”的烽火硝烟,令人扼腕!

  围绕这一胜景,澄溪流传着一段段美丽的传说,其中影响最大最深远的,首推“杨泗舍身镇狮”的故事。相传降生在四台山的杨泗生就一副侠肝义胆,在荒灾年月多次打开自家粮仓济贫扶困,深受四方百姓爱戴。一年春天,不知从何处窜来两头狮精,每到一处,那里的村舍家园就被毁坏,杨泗几次邀集勇士与之搏斗均未制服。一天晚上,杨泗于睡梦中受到观音点化——若要收伏狮精,需一人化为两球逗引,待狮精分散注意力时方可铲恶除害。杨泗迅即表示,只要能平安四方造福百姓,他愿献出血肉之躯!观音在杨泗反复恳求后,将杨泗化为两球撩拨,趁狮精忍耐不住,兽性大发张开血盆大口即将吞吃之时,将作恶多端的狮精与义薄云天的杨泗幻化的两球一起变成巧夺天工的神石,自此澄溪风平浪静。后人为纪念杨泗舍生取义的壮举,便在两座球峰上先后建筑了“杨泗庙”和“镇狮塔。”

  我们涉过澄溪,登上球峰,在残垣断壁的“绣球台”遗址上久久徘徊,试图追寻昔日雕梁画栋的庙宇和巍峨高耸的古塔,然而芳踪难觅!远眺金黄的油菜花随风一波波滚向天际,远远近近的田园人家掩映在绿树青山中。

  “溪流正驶到三门,砥柱能收万马屯。乱入碧霄排日驭,齐穿坤轴迸云根。高秋塔影摇波影,傍岸渔村杂酒村。潭底尺鳞肥可钓,雨蓑香带绿苔痕。”心头默诵着清代武陵文人姚定益的《三门山》之诗,缓缓走下绣球台。仰望四台山顶的苍松虽然秀出林表,但粗壮密布的根须却盘根错节地扎入柏树丛中,年年岁岁与暴雨疯狂的洗涤、狂风残酷的摧折进行顽强的抗争、殊死的较量,庇护身旁低矮但生机盎然的树种,表现出一种出类拔萃而不自傲、盘踞要津而不霸道的气概。高和矮、大和小,强和弱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团结的氛围、和谐的意境。人类所追求与奋斗的不正是这样的境界吗?


【作者:解黎晴】 【编辑:姚碧姿】
关键词:桃花源 景观 四台山 传说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