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观察│拒绝“生锈” 湘绣“秀”出新风采


江再红教留学生学湘绣。

  长沙晚报记者 许参杨 田芳 宁莎鸥

  近日,关于湘绣的两则消息颇为引人注目:中国首部湘绣电影《国礼》入选2018年全民国防教育万映计划,并将在中国和澳洲上映,湘绣这门非遗技艺通过电影等新形式大放异彩;同时,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湘绣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也在沙坪湘绣文化广场开班,20名新学员将接过传承湘绣的大旗。

  《左传》中有“衣必文绣”的记载,湖湘地区织布绣衣的传统已经流传两千多年,湘绣也与苏绣、粤绣、蜀绣并称为“四大名绣”。不过像其他非遗项目一样,在新时代,湘绣也面对着市场化的冲击,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当节奏越来越快、机械化生产越来越普遍,不少人说湘绣“生锈”了,湘绣又如何转危为机,重新崛起呢?

  创新推广

  湘绣拥抱“互联网+”、打造主题电影


  湘绣最早的生产经营模式是绣庄。1898年,长沙司门口成立了第一家绣庄——吴彩霞绣庄,到20世纪30年代,长沙城设立的绣庄达32家之多。在“绣庄时期”,湘绣产品的推广主要靠口碑传播,顶多报纸上登登小广告。但在如今资讯爆炸的年代,这些简单方式显然不足以满足传播的需要。最近,长沙博物馆打造了线上平台,通过VR技术让市民“虚拟漫游”;湘博也携手国家博物馆等同行,让馆内的文物上“抖音”变成了网红。这一切都表明,老传统、老技艺也能插上新翅膀。

曾应明出席《国礼》(原名《国礼一号》)发布会。

  沙坪湘绣博物馆馆长毛勇臻十分注重互联网。目前,他正在开发“刺绣家”专业湘绣互联网平台及相关APP。

  毛勇臻表示:“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给时代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传统企业我们要积极融入互联网概念。这里说的互联网概念不是简单建个公众号、在电商开个网店之类,而是要将整套运作系统植入互联网理念。”

  毛勇臻介绍说,湘绣生产主要有选稿、制版、营销推广等流程,他打算全方位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比如选稿,以前都是艺术家关起门来创作,一件稿子可能需要半年,现在我们利用互联网可以快速从全世界的作品中甄选;宣传推广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时下热门的形式,在下一秒就炒热我们的手工艺专家和产品;客户沟通上,我们也能实现无缝对接,顾客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快速、高清化地定制他们想要的产品。互联网将对湘绣研发、制作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延伸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我们企业今后发展的目标。”毛勇臻说。

  除了拥抱互联网,最近湘绣也开始涉足影视。近日,中国第一部湘绣电影《国礼》入选2018年全民国防教育万映计划,并拟在澳洲放映。

  说起这部影片,电影出品人、省文联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湖南湘绣城集团总经理曾应明深感“追梦”不易:“我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拍摄一部湘绣电影的夙愿,如今,我算是完成了30年前的一个心愿。”

  据悉,《国礼》将选择“中澳友好交流季”和“中澳国际电影节”这两个节点其中之一来进行澳洲首映,同时,中国首家境外刺绣公司“宝地”湘绣公司也将开业。《国礼》选在澳洲首映,正是为宝地公司造势,宣传湘绣文化。“电影原来的主题曲叫《指尖上的超越》,现在改为了《指尖上的中国》,重新用英文制作,站位更高,更加强调了湘绣所附载的中华文化、湖湘文化的内涵与魅力。”曾应明说。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当时适逢斯大林七十寿辰,毛泽东精心准备一系列寿礼,湘绣《斯大林》画像排在第一号。此前的1949年初夏,大家便开始筹备礼物,湘绣《斯大林》画像更是重中之重。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当时的湘绣产地湖南还在国民党手中,这么重要的礼品如何置办?而当时湖南还没有斯大林的照片,怎么绣?在艰难的局面之下,处于地下工作状态的中共湖南省工委秘密引入了斯大林像,并联系了位于长沙偏僻处的铜官裕丰绣庄,终于完成了任务。电影《国礼》的故事正是根据这段传奇改编而来。

  电影是如今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美国漫威公司就通过《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让大洋彼岸的中国观众熟识了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等超级英雄。湘绣人也希望用电影让观众领略湘绣文化、熟悉湘绣历史。在曾应明心中,还有更多关于湘绣的故事值得搬上银幕。用流行的概念来说,湘绣也可以打造故事大IP,像“星战宇宙”“漫威宇宙”那样,创造出一个“湘绣宇宙”的故事系统。

  曾应明谈到:“电影《国礼》上映之后,我还会去完成更多关于湘绣的电影、电视剧和歌舞片。目前,《大绣庄》的剧本已经在创作和讨论之中,我希望通过一个长篇电视剧,去展示湘绣发展的全程。倾注心血于湘绣这么多年,我觉得歌舞片是很适合湘绣的一种表现形式,未来我还打算拍摄像《刘三姐》那样的歌舞片,通过歌舞画绣的结合,展示湘绣的魅力。小说三部曲中更多的故事未来都有可能被拍成电影、电视。”

  对湘绣有着难以割舍情怀的曾应明很看好湘绣影视的未来,而事实上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的引入,对湘绣产业的发展、湘绣文化的传播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国礼》请来了唐国强、杜鹃等知名演员出演,影片在湘绣城取景的时段,湖南湘绣城游客暴增,电影拍摄期间相关湘绣产品3个月的销售额已经与2016年全年的销售额持平。而借由投拍这部影片,湘绣城的认可度也飞速提升,带动了外贸出口的增长。其中有位国外客户听说电影拍摄的消息,订货量从88万美元上升至200万美元。日本客户、美国客户都纷纷增加了订单。

  今年1月,湖南明确提出要实施“湘品出湘”战略:重点打造“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品牌,打响湘绣、湘菜、湘茶、湘酒等“湖南老字号”“湘字号”品牌。湘绣+电影的组合为整合湘绣产业上下游资源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也打响了“湘品出湘”“湘字号”跨界合作的第一枪。

  研发工艺

  漫画题材入湘绣,“水晶湘绣”获追捧


  在四大名绣中,湘绣本来就是最年轻的绣种,湘绣从诞生开始,就保持着锐意进取的精神,不断革新着自己的技术和工艺,拓宽着自己的创作题材。


湘绣屏风

  上世纪初,随着市场的蓬勃发展,湘绣技法有了很大进步,同时由于众多画家的参与推动,将诗、书、画、绣、金石各种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湘绣以中国画为基础,构图严谨,质感强烈,刻画形象神形兼备的特点。与其他绣种相比,湘绣题材广泛,绣山水花草有国画风韵,绣人惟妙惟肖,绣狮虎尤为出色。这一时期,湘绣在“掺针”技艺基础上,独创出“鬅毛针法”,用交换施针细致勾勒狮虎等毛发蓬松之感。“刺绣的很多针法已经融合在一起了,但湘绣有其他名绣所没有的绣法,那就是湘绣独创的鬅毛针,这种针法主要是用于绣虎、狮的毛发,它的表现就是粗中有细、细中有粗,让人感觉栩栩如生,像是真毛一样。”湘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再红湘绣技术总监江再红介绍。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百年进步博览会上,长沙锦华丽绣庄送展的《罗斯福总统绣像》引起全场轰动,后被赠予罗斯福,传为佳话;1935年“西湖博览会”上,湘绣获得“唯一褒奖”赞誉,《猛虎大幅挂额》及《双马中幅挂额》备受好评。

湘绣“里皮”赠里皮。 均为资料图片
  20世纪下半叶,湘绣绝招“双面全异绣”的出现,标志着湘绣朝着精品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双面全异绣”是在同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可以呈现出画面、色彩、针法迥然不同的绣品,如“花木兰”绣屏,正面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反面是“对镜贴花黄”的女儿娇态,两相对比形象更加生动,构思之巧、绣艺之精,堪称巧夺天工。

  1949年之后,湘绣业再度繁荣。这一时期鬅毛针法更加完善,湘绣技艺已经形成了平绣类、织绣类、网绣类、纽绣类、结绣类五大类共72种完整的针法体系。

  在创作过程中,很多湘绣大师也在不断磨炼技艺、积极思考,继承和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技艺与风格。江再红就掌握了游针、直针、掺针、平针、齐针等多种刺绣针法,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融会了湘绣独门“鬅毛针”绣法,复制了已经失传1000多年的“连珠针”。

  2004年,江再红创作了世界上最大的刺绣——面积达50平方米的双面湘绣《阴阳轴》,当时被法国人誉为“惊世之作”,并被法国收藏家JEAN MARC DEOROP先生收藏。江再红有四幅作品共三次登上“神舟”系列飞船:《厚德博学 强军兴国》和国防科技大学校徽等作品登上了神舟六号;刺绣毛主席诗配画入选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搭载品;2014年,江再红的湘绣双面绣《毛主席像》又“荣登”神舟十号。此前三幅作品均被北京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所收藏,而《毛主席像》至今还留在江再红家里。她表示:“这么有纪念价值的作品再不能给别人,我自己先收藏着。” 江再红2008年创作的“烟花”绣和2010年“四季美景”绣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除了针法和技艺,湘绣的创作题材也不断拓宽。以前湘绣选题无外乎山水、花鸟、走兽,如今不但现实题材能融入湘绣,甚至还涉及了漫画题材。

  去年3月,中国男足在福地贺龙体育中心1比0击败了老对手韩国队,举国振奋。毛勇臻突发奇想:能不能设计一幅全新的创意湘绣给里皮呢?于是,一幅高0.6米、宽0.4米,以动漫风格刻画的“里皮”卡漫绣像应运而生了。

  毛勇臻亲自组织团队研修绣艺、针法、色系等,指导胡义平和胡凤琳两位湘绣工艺大师,历时12个工作日绣制完成。绣像中里皮竖起大拇指,似为国足加油。头发采用八分之一头发丝粗细的丝线绣制,以针代笔,以线润色,以生动诙谐的动漫风格刻画出里皮睿智的形象。这幅作品赢得了里皮本人的喜爱,亲口点赞:“谢谢你们,很漂亮。”

  毛勇臻称:“卡漫绣像是我们在保留湘绣传统的基础上,升级、简化工艺流程开发的新产品。漫画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妙趣横生,卡漫绣像的推出也是湘绣迎合时代之举。”

  毛勇臻不但用湘绣为里皮“画”像,还为去年出访湖南的一位法国科技部官员“画”过像,不少名人都成为了卡漫绣像的创作题材,这一产品也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不少客户在网上下单进行“私人定制”。

  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的湘绣创新研发中心还开发了创意产品“水晶湘绣”。所谓水晶湘绣,即甩掉传统湘绣的挂件、摆件、屏风“三大件”老旧模式,把湘绣作品直接嵌入水晶之中。“水晶湘绣”技术开创了“微型湘绣智能化”的里程碑,不仅具有无缝、防水、防潮、防辐射等特点,让湘绣保存时间更久,同时能让湘绣延伸至家居、服饰、旅游文创等产品中,拓展了湘绣产业链宽度。

  “即便有核心技术,但毕竟我们于湘绣算门外汉,刚开始出来的产品很丑,市场满意度也不高,只能一遍不行做二遍,二遍不行做三遍。”研发中心设计师孙舜尧回忆,通过艰辛摸索,2013年,研发中心的第一件水晶绣作品《青花》诞生,因小巧精致、时尚个性,在当时的湘绣市场引发震动。目前,他正带领团队研发定制生产线所需的相关设备,让原创定制的湘绣产品也能走上批量化生产。

  经过研发和市场检验,孙舜尧团队开创了服饰、家居、旅游三大产品系列。“我们与湖南华升集团联合开发的植物染技术丝巾产品,因可以做到全球苎麻最薄、舒适、绣工好,深受彭丽媛夫人和墨西哥总统夫人喜爱。”为了更好地走入年轻人的生活,孙舜尧“借船出海”,尝试与大品牌牵手,譬如与上海的“WOO妩”合作专攻中高端刺绣类丝巾,与百雀羚旗下时尚品牌“三生花”联合推出带有湘绣元素的护肤品、化妆品,与国际大牌爱马仕也有合作产品。旅游文创方面,团队也十分看好长沙未来的万亿市场,推出了系列“伴手礼”产品,正与多个景区谈战略合作。

    培养人才

  培养高端人才,合力创新研发


  6月8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湘绣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在沙坪湘绣文化广场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20名学员参加为期60天的培训。

  此次参与培训的20名学员中,既有大学教师,也有在湘绣事业上颇有成绩的资深学员,他们将在60天的时间里接受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由湘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爱云、江再红,湘绣省级非遗传承人左季纯、黄笛、毛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成新湘,以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工艺美院的多位教师授课。其间,学员将赴湘西体验苗寨风情,感受苗绣魅力,还将去往十八洞村进行创意采风等。学员的毕业作品将于10月22日展览。

  江再红坦言,湘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是湖南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由于能画稿又能绣的高级技师缺乏,制约了湘绣的发展,湘绣高级后备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为此,长沙市群众艺术馆作为申报主体在2017年策划“湘绣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并成功申报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此次培训旨在传承湘绣经典针法、绣法,提高绣工技艺水平,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打造行业培训领导品牌,为湘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我本人也是授课教师之一,我将竭尽所能,培养湘绣事业的接班人。此次培训班受到了整个湘绣行业的欢迎,我们也在积极努力,让这样的课程长期进行下去,变成一种常态。”江再红如是说。

  为了本次培训,曾应明也派出了湖南湘绣城的省工艺美术大师李静。曾应明告诉记者:“湘绣产业要发展,更需要创新,所以参与此次培训的都是行业内卓有建树、有创新能力、有发展潜力的高级人才。据我了解,培训课程也完全不是大家想象的走过场,大家都是带着问题而来,希望得到解答而回。首批学员虽然只有20人,但这20人并不只是单纯的学员,他们回到各自单位后会继续授课,化身老师,把培训课上学到的东西像火种一样传递下去。”

  据悉,李静这次参加培训就承担着开发湘绣新产品“丝绸之路”的任务。她要开发的丝绸之路不仅包括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传统的湘绣外围轮廓区别不大,但“丝绸之路”新产品将涉及沙漠和大海,外围轮廓相当复杂,对刺绣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静也希望通过上课,跟老师与学员交流,得到解决问题的启示。

  “产业发展必须有创新、有提高,但要做到这一点,光靠一个企业是不够的。所以我也希望整个湘绣行业团结起来,大家共同努力,集合资源进行创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 曾应明说。                                                

【作者:记者 许参杨 田芳 宁莎鸥】 【编辑:张炎炎】
关键词:湖湘观察 非遗 湘绣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