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 记住粮票

  余国良

  我家有个小保险柜,是房子装修时安装的。保险柜看上去很精致,其实,里面仅存放了一些用过的粮票。

  提起粮票,20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比较熟悉,有的甚至与粮票有很深的感情。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为了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粮食只能按计划供应。粮票就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时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是特殊历史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在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后,1955年8月,国务院正式出台了《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从此,全国各地粮食票证便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我作为60年代末出生且从事粮食工作几十年的“老粮食”,自然与粮票有一定的情缘。

  我真正接触粮票是上高中前夕,因为高中期间住校的学生每学期要交80公斤(凭记忆估算)的大米到学校,而我家离学校较远,所以先将粮食送到就近的粮库换来粮票,再将粮票交到学校。那时我年纪小、见识少,对粮票充满了疑惑:难道凭这几张小花纸就能供给我一个学期的米饭?不久我就明白:当然行,这还只是粮票的最基本的功能。

  粮票,真神奇。

  高中学习期间,我对粮票有了更深的了解:与粮票相对应的,是严格的户籍管理,只有城镇人口才会有每月定量的粮票供给,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吃国家粮”。如果“吃国家粮”的人到外地读书或调动工作,除了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外,还必须办粮食关系转移。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1987年我考上学校后,家人在按要求送250公斤稻谷到就近的粮店,并办理“农转非”手续时,全家人的高兴劲儿。我深切地体会到写在我脸上的无尚荣光以及对今后美好生活的憧憬。

  粮票,真美!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吃“国家粮”并不意味着就能吃饱喝足。市镇居民的口粮供应是有定量的,定量标准是按照不同年龄、职业分级,依劳动强度和体力消耗等进行确定的。我记得那时长沙市一般市民定量标准是每月15.5公斤,政府部门提倡市民节约粮食,所以每人每月减少1公斤,仅14.5公斤。而我们正是“吃长饭”的年龄,每月14.5公斤大米确实少了点,有时不得不向女同学要一些来补充,但大多数还是再向家里求援,幸亏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得到激活,粮食产量显著增长,种植结构也得到改善,伴随着走街串户的三轮车,“有优质大米啦”的吆喝声“高调”入城,城里人的粮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溢余了,聪明的小商贩们用麻将、塑料盆等生活用品将城里人积存下来的粮票兑换后,又与需要粮票的大中专学生进行交易。

  1992年底,全省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从此“退休”,我也将手中的粮票彻底清零。

  粮票,拜拜啦!

  时光荏苒,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有一天因工作原因我又涉及到粮票时,我问90后的儿子:“儿子,我们小时候买大米时要粮票,你知道粮票吗?”儿子没有回答,而是反问:“爸爸,我和我的同学都喜欢玩‘王者’,你知道‘王者’吗?”

  我很震惊,也在思考:我们外出旅行,可以说走就走,不必再去考虑将手中的省内粮票兑换成全国粮票才出门,但我们应该知道,中共中央多年来的1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2015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甚至出现了部分粮食结构性过剩,不得不调结构、去库存,吃饭问题似乎不再是问题,但我们应该知道,中国人的饭碗应该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粮食走向市场,原本只在粮店供应的大米,现在早已走进大小超市,国内国外大米产品琳琅满目,有的超市还能送货上门,高调进城的“三无产品”早已被优质、有机、放心、绿色大米取代,我们无需再去为温饱操心,但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的饭碗中主要装的只能是自己的大米!科技改变生活,互联网、物联网慢慢淘汰了我们60后,我确实不懂得“王者”,但,亲爱的儿子,你不能不知道粮票。因为,那小小的一张粮票,不仅是那个时代的见证,也是传承爱粮惜粮风尚的载体,更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佐证。

  于是,作为一名老“粮食人”,我再回头,想方设法去寻找、收集粮票,不为经济价值,只为对粮票越来越深的独特情感,这其中有我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对新时代的感恩。

  无论走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作者:余国良】 【编辑:黄能】
关键词:我和我的祖国 粮票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