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月亮安静如水

  潘文

  回家的路上,姑娘突然指着层层山峦之上的一团月亮:你看,月亮!已是晚上十点,高速公路的两侧是黑黝黝的树木,依稀往上,是朦胧一片的山脉,在漆黑的夜里,已然辨不出轮廓,只是月亮婉转的模样,似乎非得在这样的夜色里才能显现些依稀可见的丰姿。

  顺着姑娘手指的方向,我看到月亮就在山头上,白蒙蒙的,有些羞涩和恬淡。毕竟是下旬了,不似月中的清亮与纯净,但未尝不是好。在我看来,倒更撩人。

  月亮安静如水,我看月亮亦如此。朦胧的月,淡淡的光华,与深灰的天空、墨色的山峰融为一体,悄然间流淌着的是静谧与安详。

  这是我的欣慰。

  如果不是姑娘提醒,似乎很难得这样去赏月了。有些时候,有些东西,明明你很喜欢,但终究被日复一日的繁琐给忽略掉了。

  我一直以为我忘记了月亮的模样,直到今天的遇见,我才知道她其实就存放在我心里,我不禁哑然失笑。其实,月亮未曾走远,还是很熟悉的样子,悬挂在记忆里,不远不近、不深不浅。

  或许,每个人所喜欢的月亮有所不同,但终究都是那个时候你最喜欢的模样。

  小时候,月亮常常就在我家门口的那棵枣树上,在最高的枝头立着。白花花的月光从枣树的叶子间洒落下来,没能落下的,就悬在叶尖上,或匍匐在叶片上,银晃晃的,甚是可爱。

  有些时候,她也会藏了起来,或明或暗、或远或近。她在云朵间游走,也在各样的树杈间穿行。轻轻悄悄,了无痕迹。

  那是最快乐的时光。只要有月色,哪怕是丁点的光亮,我们便喜欢在家门口的地坪上坐着,听长辈们讲故事,或者追追跑跑,嬉笑打闹。若是夏天,几把蒲扇、一张竹床,就可以消磨整整一个夜晚。不用关在屋子里,也不需点上煤油灯,柔和的月色洒在外公外婆的发际和轻轻摇着的那把蒲扇上:

  夜光光,月光光。桫椤树,好烧香。

  东拜拜,西拜拜,拜到明年好世界。

  世界不奈何,捡个珍珠砣。

  珍珠砣又不开花,有女不嫁张家。

  张家柴又远,水又深,莫等蚂蝗咬了亲家公。

  外婆念着的童谣,总是很快就能勾起我们的瞌睡,不过是三四遍的工夫,我们便会各自趴在竹椅上慢慢睡去……

  后来有一天,我离开父母独自求学在外。那是些难熬的时光。或许是那些诗词的缘故,我常常会在晚自习后寻找天空里的月亮。那些漂浮不定的欢喜和忧伤,以及对家的思念与牵挂,似乎都能在一如眸子清亮或朦胧的月光里一一释然。

  念大学,走得更远了些。大城市里的月亮似乎总有些不同,终究不是家乡的模样。但我仍然想家。很想的时候,我便上公交车,辗转几站,直到市郊。我喜欢在有月亮的旷野坐着,固执地认为月亮是属于山乡的,而我的家就在远方的那个山乡里。

  我常常会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但有时也仅仅匆匆数分钟。在这样安静的时空里,痴痴地仰头,凝望,看月色流转,听天籁之音,竟是莫大的安慰。时间的长和短,都不曾影响我这样的体验。多坐会,那是一种浸润,深度的缠绵和安抚;浅尝辄止,那是极速的感染,并非蜻蜓点水,而是达到极致的幻化。

  更有一次,我突然想看看日落。

  就像孩提时无数次地坐在门槛上,看牛羊归家、炊烟袅袅,守候着太阳慢慢落下。那个时候我知道,天色渐暗之时,妈妈就会出现在田间蜿蜒的小路上,一路小跑着奔家而来。在落日的余晖里,她的身影愈来愈近,愈来愈清晰。当我们端上饭碗,狼吞虎咽地吃着妈妈做的饭菜时,月亮慢慢升起来了……

  我便很想要这种味道。于是我到得更早些。从日落到月华升起,我第一次看到田野里远远近近的灯光渐次亮了起来。一抹一抹的橘黄色,从农家小屋的窗户里透出来,稀稀疏疏地点缀在田野里。每亮一盏,我那寂寞无助的心就被震撼一次,直到泪流满面。

  那一刻,月亮就悬在半空,慈爱和安详地看着我,层层的温柔包裹着我。就这样,守着月亮和满心的清辉,还有田野里的一片蛙声,我慢慢地安静下来,慢慢柔和起来,慢慢安稳起来。

  真的,那并不是特别美的风景,但它却成了我心底最温暖的记忆。

【作者:潘文】 【编辑:黄能】
关键词:月亮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