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人淡如菊

  ■蔡英

  大观园,是《红楼梦》里至情至性、至美至圣的所在。我喜欢潇湘馆那片亭亭玉立的竹林和那树素白纯洁的梨花,喜欢怡红院的花团锦簇和金碧辉煌,也喜欢稻香村的田园农舍与天然质朴,最喜欢的还是蘅芜苑。那里,杜若、藤萝、薜荔、芷兰等香草满墙,异香扑鼻,曲径通幽。这样优雅清高的住处,才配得上“世外高人晶莹雪”的宝钗。

  可蘅芜苑素净得超乎所有人想象: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瓯、茶杯而已。床上只挂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这“大色空”冷僻的风格,正是居者——宝钗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的外在反映,也是其命运的孤寂无依的暗示和征兆。现在这时节正是秋风萧瑟、百花凋零,惟有菊花傲霜盛开。宝钗就像这些菊花,历经了生活的诸多磨难后,看透了人性,看淡了人生,看开了烦恼,从而淡泊宁静、不惧风雨、大度从容。于是,她宁愿抛弃生命里的那些繁华与缤纷,做一个朴素简约的女子。

  明明都是豆蔻年华,都生于富贵之家,大观园里别的闺阁小姐都是天真浪漫、单纯可爱的少女姿态,唯有宝钗成熟沉稳,通晓人情世故,甚至会以严肃的模样来劝人,俨然一副夫子派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本宝钗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父亲将冰雪聪明的她视若珍宝,教她读书识字。自父亲去世后,哥哥薛蟠这个混世魔王不堪重用,她不得不把生活重心从读书转向生计,帮助母亲料理庞重琐碎的家务,所以懂得诸多的生活常识。众多小姐甚至丫头都不认得当票,她却认得;黛玉打趣工具单里的生姜酱油是要来做饭的,她却正色说,不拿姜汁和酱油预先抹在碟子底,一经火烧是要炸的。

  当时,四大家族已今非昔比,渐渐露出破败之相,而薛家的败落早于贾家。身为大家闺秀,她过早地承担起家族的重担,品尝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早慧如她清楚地知道,以她这个弱女子的一己之力,无法扭转薛家衰败的命运,甚至连自己的人生都无法决定。至于贾府的兴衰,她更是无能为力,所以不愿意对贾府的家务事发表看法。独独那次王熙凤因小产卧病在床,王夫人特令李纨、探春暂时管理贾府诸事,并让宝钗帮衬理事时,她的管理才能方初露锋芒。她指出经济必须根柢学问中来,方能兴利除弊,还提醒探春搞改革不要一味只看重利益,更应注重道德建设。她的“小惠”主张是双赢高招,让全府上下赞不绝口。

  宝钗被人诟病的滴翠亭事件,我深信那只是她潜意识里出于本能的举动,为了脱身叫出黛玉名字,不存在故意栽赃陷害。事实上,她一直很爱护黛玉。不然,她也不会数次不计较黛玉的故意揶揄,还多次当众包庇黛玉言语上的无心过失。《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那章,两人把话说开了,放下了各自的戒备,掏心挖肺长谈,感人至深。宝钗拿自家螃蟹帮湘云设宴,偷偷给黛玉送燕窝,悄悄替岫烟赎回冬衣,处处为姐妹着想,还充分顾及她们的面子,这样善解人意、古道热肠的好姐姐,怎么能不让人心服口服?

  《西游·降魔篇》里有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有过痛苦,方知众生痛苦;有过执著,才能放下执著;有过牵挂,了无牵挂。”因为理解,所以慈悲。宝钗深深懂得别人的不易,才不屑计较琐事,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才能保持了那份与众不同的洒脱与豁达。

  空有凌云壮志,却只能窝在闺阁处理家务事;明明博览群书,却偏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明明聪慧能干,却落得终身误的命运。这就是薛宝钗,如此矛盾,如此隐忍,如此凄苦。偶尔,她会借着作诗的机会,说出自己的理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她内心深处,仍保留着一份不肯向世俗妥协的倔强。千红一哭和万艳同悲的主题,在宝钗的身上体现得最为深刻。

  我以为,没有看懂薛宝钗,就不算真正看懂《红楼梦》。越深爱至情至性的林妹妹,就会越心疼人淡如菊的宝姐姐………

【作者:蔡英】 【编辑:黄能】
关键词:红楼梦 薛宝钗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