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干到户”后再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视频)丨长沙见证·改革开放40年

1979:张家塝23户社员:以前不敢想的日子成为现实

长沙晚报记者 李广军

【重温记忆】23户社员“两步走”分田到户

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

9个月后,800多公里外的长沙县开慧公社竹山大队张家塝生产队,在湖南第一个实行“包干到户”,成为湖南“小岗村”。

长沙县开慧镇葛家山村张家塝组村民罗池德。长沙晚报记者邹麟 摄

“当时,长沙县开慧公社竹山大队有12个生产队,我们是最早开始分田到户的生产队。” 69岁的罗池德曾任张家塝生产队指导员,回想起当年那一幕,音调明显提高了几度,“大概是1979年的夏秋之交吧,队里的陈云庆到广东去看当兵的儿子,回来后告诉我们:广东那边分田到户了,我们要不要也这么干?”

这搞得成器不?会不会是资本主义?虽有担忧,但这种想法,如同丢下一块小石头,搅动了一池春水,大伙跃跃欲试。

在罗池德的印象里,当时除了大队集体的土地,社员还有小部分自留地。“有意思的是,自留地种得都比集体的好。”

“当时缪立亮是队长,队委会里面还有我、向正德、向志武、张春生,刘爱前是妇女主任……我们几个人开会讨论,都赞成。“罗池德回忆说,当晚,张家塝生产队几个主要负责人开了个会,大家一致同意:搞!紧接着开社员大会,借着夜色,队委会向23户社员宣布:从晚稻开始,把田分到农户,“包干到户”!

为稳妥起见,“包干到户”实行了两步走。“当时队里有90多亩地,第一步先按人口分成了3个组,每个组六七户人家,然后好田、差田平均分配到组上,再由组上分田到户。”罗池德说,交完公粮后,剩下的归个人所有。

那一年,风调雨顺,大家第一次吃上了饱饭,家里粮食也第一次有了结余。

【回访见证】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成为现实

1979年,长沙县开慧公社竹山大队张家塝生产队在湖南第一个实行“包干到户”。两年后的1981年5月22日,本报刊发题为《实行联产到劳 改变穷队面貌》的新闻报道。

这篇文章让竹山大队协家组生产队的人坐不住了。“当时看着其他分田到户的生产队,早稻都丰收了,就我们队,因为还在搞集体经济,收成不好。”67岁的李取如是协家组的社员,也是竹山大队的出纳。他清楚地记得去别的队借粮食的心情,“很不是滋味。人家有饱饭吃,我们还要借粮食。”

“我们也分田吧!早稻比不赢别人,再不搞,晚稻又要废了。”随后,竹山大队最后一个队协家队也实行了分田到户。

就这样,一个小山村的变革,带头在全省刮起新风潮。

40年上下求索,40年改天换地。如今,开慧公社竹山大队张家塝生产队,已经变成开慧镇葛家山村张家塝组。

从京港澳高速长沙段板仓收费站下高速,再沿着村级公路前行1公里,便到了葛家山村。崭新的柏油马路两边,古朴雅致的小楼鳞次栉比排开,罗池德家一幢两层楼的房子就伫立在马路边。

这是张家塝第一栋楼房。1998年,这栋楼房建好的时候,罗家还好好庆祝了一番。如今,在周围各式各样别墅的包围下,已经略显陈旧。

记者见到罗池德的时候,他正在用手摇水泵摇水,虽然家里早已安装好了自来水,但罗爹执意要保留这个古老的手摇水泵。“方便、好使,最主要是用了一辈子,舍不得丢弃。”

就像他对土地的感情。

土地是农民的根。40年风云变化,当年的田地又有了新的归宿。罗池德的种田生涯依然在持续——身体硬朗的他,养猪、喂鱼,还种了5亩水田,除了供应全家口粮,还能卖掉一部分,加之流转了一亩田每年收入800元,一年种田的总收入大约5000元。

实际上,罗家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并且都家境富裕。

大女儿罗理,1975年出生。1990年初中毕业后就在长沙东塘一带给别人打工,做服装生意。四五年后,积累了人脉和经验的她出来单干,在星沙开起了服装店。那个时候的星沙,才刚刚开发,一切时髦新潮的东西涌入,都能引起轰动。罗理的服装店每天门庭若市,因此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今罗理在星沙已经拥有一家知名的酒店,名下还有多套门面,在葛家山村,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大老板。

低调的罗池德不愿意过多描述女儿的情况,但是从他的笑容里,记者可以感受到一个老农民父亲的自豪。

“只要勤劳,肯吃苦,肯奋斗,生活就不会差,只会越来越好。”69岁的罗池德用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自己一辈子的经验,儿女和孙辈在他的影响下,也个个积极上进,把小家经营得红红火火:大儿子罗钢是葛家山村张家坳组组长,如今在星沙买了房子,大儿媳在杨开慧纪念馆上班;小儿子罗海几年前从深圳回来自主创业,年收入十万元以上,小儿媳在深圳上班,月收入上万元……

长沙县开慧镇葛家山村张家塝组村民向志武。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说话间,77岁的向志武过来串门。当年,向志武是队里的副业队长,也参与了分田到户的决策过程。2007年,他家建起了张家塝组的第一栋别墅。

“这些年大家都过得很不错。”向志武记性很好,他讲述当年的细节,与今天的生活比较,恍如隔世,“收媳妇,生孙子,买汽车……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如今,当年那23名社员,大多已经去世。但他们的后辈们,依然在张家塝休养生息,开花散叶,与时代大潮一起飞驰向前。向志武掐着手指一个一个算:

陈均的大儿子开了一家农家乐,二儿子搞民宿,做得风生水起;

陈正坤两个儿子都在长沙上班,一个做保险,一个搞汽车销售;

当年张家塝生产队的妇女主任刘爱前,把家里的3亩田,流转给了葛家山村委会土地合作社,由金山粮油股份有限公司规模种植。

“我们老了,没有劳动能力了。现在田放在那里,坐在家里就有钱拿。”刘爱泉告诉记者,3亩多田,流转租金800元/亩,每年坐在家就可以拿两三千元。“现在还可以享受国家的直补金,175元/亩/年,3亩多田又可以多拿五六百元。这种好日子,以前哪里想得到喽。”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如今在葛家山村已成为现实。从2013年开始,村上共有856.76亩田进行了土地流转,由金山粮油、金湘园等集团进行规模种植。每亩按300公斤粮食算,以时价计算,去年共给农民发放了60.79万元流转金。2017年,葛家山村成功入选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村,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工作,引导村民走合作化道路,推动农业产业化。

不仅仅是葛家山村,39年弹指一挥间,开慧已经从一个落后的穷沟沟,变成了本地和外来投资者看好的码头,围绕“生态美镇、产业强镇、文化兴镇、旅游立镇”四大发展篇章,开慧镇正全力开启打造长沙县“富北典范”的新征程。

【时代感悟】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如今在葛家山村已成为现实。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改革开放前,经常吃不饱饭,改革开放这40年,农民的好生活以前想都想不到。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免除农业税,再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家乡也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生活幸福的小康村。

一个村庄就是一段历史,40年来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人都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感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也相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活会越过越好。

——张家塝23户社员之一向志武

他们,是长沙晚报四十年来新闻报道的当事人、弄潮儿;他们,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长沙故事的参与者、见证者。

一纸一春秋,一人一见证。

请跟随“长沙晚报新闻人物见证录”,回望新闻当事人40年来的风云岁月,听听他们讲述改革开放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文悦 邹麟 李广军】 【编辑:刘树源】
关键词:长沙见证 改革开放40年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