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朋友怎样减少心身压力

相链区块链

  首先,要正确理解老年和欢度人生第二春

  “伟大的行动并不是由体力或速度所造成的,而是思想、人格与判断的产物。这些品质绝不因年老而消逝,反而随年龄而益增。”(西塞罗)

  社会的安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良好的医疗保健,不但提高了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推迟了衰老过程;而且使老年人一些主要机能丧失的时间明显缩短,大部分都压缩在死亡前的一段很短的时限内,故现代的老年人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健康和更充满活力。老年丰富的经验是这个社会的宝贵财富,故只要老年身体状况许可,社会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

  随着老年人能量的第二次释放,可以展望,只要老年人自身在精神上不被“白发”所吓倒,老年人通过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仍可有所作为,完全能达到新的“自我实现”的目标。

  同时,要认识到心理老化与生理衰老并不同步

  一般来说,人体的生理变化主要遵循普通生物学变化的自然规律,而心理变化则复杂得多,而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并主要受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老年人生理功能的逐渐衰减是无法避免的,尽管我们注意了保养和锻炼,但是眼花、听力下降、精力不足、活动水平下降等现象,仍然会逐年有所加重。

  虽然生理上的这些变化会或多或少对老年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但心理衰老与生理老化在变化的起始、进程及变化规律上常常是不同步的,心理变化有较强的可塑性和个体差异,心理衰老的程度因人而异。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中,有的老人在高龄后还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

 其次,老年期仍具有一定的心理发展潜能

  某些老者对社会和新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这本身就意味着其心理上的继续成长,故老年期心理发展可以说是“得”与“失”的统一。其实获得与丧失在人的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同时出现,不是老年人所特有的现象。例如儿童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后,其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能力则较前减弱了;同样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能力则较自己在青少年时期差;而老年人虽记忆力、感知能力下降,但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加。

  老年人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精湛技术和业务能力等不会随岁月的推移而减弱或消失。因此到了退休年龄不等于老年人就失出了劳动能力,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职业结构由体力型向脑力型转变,社会劳动日趋智能化,对脑力、智力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而老年人脑力的衰减比体力的衰退要缓慢得多,故其丰富的经验与娴熟的技巧完全可以弥补体力上的不足。

  另外,老年人仍然有高层次的自我奉献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受过教育、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老者来说,这种需要尤为强烈。如果能为社会、家庭、子女做些事情,证明自己也还“有用”,这也解除老年人因闲置在家的孤独寂寞感。


【作者:杨放如】 【编辑:宋志祥】
关键词:心理健康 老年生活认知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