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开足公共体育课,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

相链区块链

  喻毅 曾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能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品德。开好开足这门课程,不管是对于学生终身发展,还是助力高质量发展,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开好开足公共体育课的重要意义

  普遍意义上说,体育锻炼可以让身体得到放松和舒展,减轻对眼睛、肩颈、腰椎等身体部位的负担,同时改善大脑供血,减少头脑昏胀和认知下降等问题;经常运动也能帮助降低患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对于大学生而言,开好开足公共体育课,还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调查对象中随着每周运动频率的增加,抑郁风险检出率逐渐降低。此外,公共体育课程中的团队合作和竞技对抗等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面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与他人合作、竞争,他们可以学会与人协作,培养坚韧的性格和毅力,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因此,高校开设公共体育课,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为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认知,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体育锻炼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部分,还能培养学生形成不畏困难、战胜自我、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和尊重对手、遵守规则的体育品德。因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开好开足公共体育课的三大路径

  健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高校应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和“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将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纳入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理念和评价等方面。在教育目标方面,需要明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加强对体育技能和体育认知的培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重视日常的体育锻炼和健康管理。在教学设计方面,需要针对学生兴趣多样化的特点,积极开发和设计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公共体育课程。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教学理念方面,需要与时俱进,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和教学方法。要积极引入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改进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趋势。此外,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以促进公共体育课程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评价体系应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育技能、团队合作能力、领导才能、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以全面评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优化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模式。高校应当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并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由于每个学生的体质各异,对不同运动的兴趣也不同,高校应在体能、体质、心理等方面提前对学生进行测试,并了解学生的个人需求、兴趣爱好等。测试结果应纳入学生个人数字档案管理,以便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安排,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现良好的个性化教学。通过个体差异的综合评估,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体能水平。同时,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其更好地提升体育实践技能和体能水平。这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改善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为了完善高校的公共体育资源,在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一,高校应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日常运营管理,以提供充足的场地和设备供学生使用。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公共体育场馆和设施的资源短缺问题愈发突出。因此,高校应该明确公共体育设施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重视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为公共体育课程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二,高校应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的作用,积极引入“互联网+教育”的模式。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潮流,转变思维,高效整合当前的互联网教育资源。将互联网教育作为丰富和完善体育课堂的一种方式,为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提供更多可能性和创新点。

  大学生核心素养是个人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助力器。高校应该深刻认识到公共体育课程在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多方面入手,对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并深入分析教学中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促进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本文系湖南省教研教改项目“高校公共体育课促推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研究”(HNJG-2023308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喻毅 曾阳】 【编辑:李卓卓】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