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迸发的“文化+科技”力量 | 山水洲城记

相链区块链

“很期待天心阁改造后,游客们来这里感受长沙文化以及光影魅力。”近日,闭门提质中的古老天心阁,正在酝酿一次蜕变——通过“文化+科技”,打造长沙三千年数字光影公园,点亮长沙的城市夜景。这里将作为第三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的主场地,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广大市民游客。

作为天心阁项目创意落地、设备供应及系统集成实施单位,明和集团在长沙扎根23年,明和集团项目现场负责人邹高伟带着橘洲君夜登天心阁。登高望远,这座长沙仅存的古城标志,已被脚手架包裹,正孕育着一个华丽变身。

天心阁文化保护提升工程现场。董阳 摄

“古城换新颜”的背后,其实是在用科技力量为文化注入新生机。当前,“文化+科技”的融合日益广泛和深入,当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遇上硬核“工程机械之都”,长沙将呈上一张怎样的答卷?

带着上述问题,橘洲君走进了明和集团,从“三个+”中找寻答案。

第一个词是“文化+旅游”

“在这里不仅能学到很多关于水的知识,还能玩到很多好玩的小游戏。”来自资兴市第二完全小学的李金阳开心地说。去年的全省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上,郴州水世界项目惊艳夺目,参与建设的明和集团运用声、光、电讲述一个关于郴州、湖南、中国、世界水的畅想故事。

我们开创了全国首个展演结合并做到科技管理的展馆。这种展演结合并非传统的观看飞行院,而是将整个展馆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空间。在展馆的最后一个圆形区域内,采用全沉浸式的方式,让观众可以自由站立或坐在其中,深入感受水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对水的赞歌,我们给它取名为‘和合之境’。”明和集团文旅导演肖舟说。

利用舞台机械优势,结合三维建筑投影、AI智能、3D数字化演示、体感互动等新媒体技术,给海内外游客勾勒了一幅“景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生动图景。

临水而建,由水环绕。从空中俯瞰郴州水世界,一个巨大的“水”形汉字漂浮于水面之上。受访者供图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2024年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的优秀案例名单,全国共有47个单位案例入选。其中,由湖南省文旅厅推荐“演艺设备在‘郴州水展览馆’展演融合项目中的创新应用”案例入选。

第二个词是“文化+演艺”

“视觉冲击力太强了!真切感受了一把光电交织的震撼,在这里体会到了《红楼梦》中描写的‘太虚幻境’原来是真的存在。”“五一”假期,长沙市民廖女士与橘洲君分享了游玩河北廊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戏剧主题公园的震撼。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受访者供图

“《红楼梦》并非单纯地讲述书中的故事,而是引导我们以读者的身份去深入解读。每位读者因身份背景不同,所领略到的内容也各异。”肖舟说,“我们致力于用光来表现情感。例如,运用灯光的方向、颜色和亮度来反映演员和观众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情感。比如3000K与3200K的灯光在冷暖照度上仅相差200,但它们所营造的情感氛围却截然不同。”

借助新媒体艺术,融合声光视讯集成与舞台机械装置,以科技赋能讲述人们心中的“红楼梦”。

其中,第三个词,也是橘洲君认为最重要的词“文化+科技”。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提出的两道“融合命题”之一。3月27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一行在明和集团专题调研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工作。

竹林摇曳,鸟鸣清脆,室内仿佛有清风拂过,转瞬间,四羊方尊与青铜文字覆盖整个房间……橘洲君走进明和集团音视频体验空间,感受到5G、人工智能、裸眼3D等技术叠加融合,进行了一次“时空穿越”之旅。

明和光电出厂的声光电及舞台机械产品。董阳 摄

“科技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就是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科技展现文化的自信。”明和集团总经理刘媛表示,希望通过构建场景和创新融合,让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被大家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让普通大众也能体验到科技发展赋能文化繁荣的独特魅力。

“跟孟加拉国家电视台的二期合作项目,即将进入最后决定阶段。”明和集团国际贸易部负责人杨宏成外出回来风尘仆仆,忙里抽空接受橘洲君的采访,透露了近期集团海外开拓的进度,“今年重在精耕细作,进一步打响明和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这家“长沙之光”一直致力于“闪耀”全球。

或许有人还记得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赛场上的灯光璀璨,但少有人知的是,明和是当时“点亮”卡塔尔的灯光供应商之一。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现场。受访者供图

“我们是当年参与世界杯为数不多的中国企业之一。”杨宏成回忆,2022年8月,明和拿到合同后,从供货到产品调试,只给了不足30天的交付期,但这些产品全部是赛场定制,连原料都要重新采购,“我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完成”。

任务艰难,但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水平的机会弥足珍贵。杨宏成说,团队没人想放弃,都想冲一冲。卡塔尔官方对产品品控要求很严格,考核精细到了所有零部件。“中国制造的产品一定也要代表最好的品质。”杨宏成拿回了这笔订单,而在长沙的明和集团,内部火速协调,全员加班加点,最终如期交付产品,品质也获得了官方的好评认证。

“明和抓住了这次机会。”杨宏成自豪地说,“很多客户了解后都不相信中国产品已可比肩国际水平,但我们可以证明。”

3月19日至22日,2024德国法兰克福prolight+sound灯光音响展高规格“重启”。该展自1995年开始举办,是全世界舞台灯光和音响行业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影响最广的国际展览盛会。来自全球的参展商云集于此,明和集中展示了近年来的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

产品高标准的国际品质和硬核科技水平“圈粉”无数,既展现了长沙基于“文化+科技”赋能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劲实力,也让中国制造的光芒闪耀在世界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指出,“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深厚基础,是湖南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底气所在。”

而在长沙,广播电视、动漫卡通、文化创意、出版、旅游等都在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并在表现形式、传播方式上不断探索。长沙答好“文化+科技”这道“融合命题”,正是学习贯彻现代文化的实践路径。

旭日东升,一缕金色洒向海平面,海水如流沙般,印刻出新时代浪潮下音乐人的流金岁月......5月10日,《歌手2024》时隔4年强势回归。节目片头部分视频画面,由AIGC领域上市公司万兴科技的“天幕”大模型技术支持生成,让人们看到了AI赋能音视频文创的强大实力。

《歌手2024》片头画面。


“刘海哥,你是我的夫哇!”千年武陵秘境中,电闪雷鸣,高手腾飞,妖精斗法……实景融合裸眼3D多媒体技术,在水墨风格中融入国风元素,配合舞美机械、威亚等舞台特技,各种声光电从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给观众最大限度的沉浸式观演感受。“五一”假期,根据经典剧目《刘海砍樵》改编的新国风沉浸式幻境秀《新刘海砍樵》,在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内,连演5天,一票难求。

新国风沉浸式幻境秀《新刘海砍樵》演出剧照。董阳 摄

线下穿汉服、享汉乐、食汉宴、购汉礼、用汉方,看长沙马王堆汉墓主题展览;线上逛交互性极强的数字展厅,通过不同场景了解汉代的各种知识……湖南博物院“数字汉生活”项目,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为核心数据来源,运用数字化手段,让“马王堆”和汉文化在数字世界“活”起来。

目前,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已引进380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了集创意、内容制作、储存、播发、交易于一体的数字文化产业链,成立了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实验室、马栏山·华为云音视频产业创新中心等10个研发创新平台。“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使马栏山朝着“中国V谷”的目标快速迈进。截至目前,园区5G智慧电台已应用于30个省市区的1203家广播电台,AI手语播报系统已推广至346家电视台和融媒体中心,园区累计实现企业营收1700多亿元。

......

文化与科技融合,带来“1+1>2”的倍增效应。在广袤的湖湘大地上,灿烂的文化与闪亮的科技正相向而行,迎风生长、逐风飞扬。

记者/张洋子 刘丹

编辑/刘丹 校读/刘芳

初审/彭培成 终审/沐刃

【作者:张洋子 刘丹】 【编辑:彭培成】
关键词:明和;文化+科技;长沙;山水洲城记 明和;文化+科技;长沙;山水洲城记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