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高发!湖南省儿医1天内收治9名异物卡喉患儿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14日讯(通讯员 彭湘粤 全媒体记者 徐媛) 春节是一家老小团聚开心的时刻,各种零食琳琅满目,但家长很容易放松警惕。今日,记者从省儿童医院获悉,从大年三十到13日,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已为19例患儿进行了支气管镜检加取异物手术。从2月11日到2月12日24小时内就有9名异物卡喉患儿被送至湖南省儿童医院紧急救治,9名患儿中年龄最小的12个月,最大的4岁1个月,异物种类有西瓜子,花生、板栗、松子、玉米等。

  为什么每年春节异物卡喉现象会频频发生呢?这与家长的看护不到位及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年龄有关,1至2岁的幼儿能自行走动,但行、跑不稳,易磕碰摔跤;孩子好奇心强,自制力差,看到各种食品、物品就喜欢放在口里,对家长的指令不能完全理解和遵从,而年幼儿牙齿发育不全,不能将硬食物(如花生、瓜子等)嚼碎,喉保护性反射不健全,当进食此类食物时,若嬉笑、哭闹、跌倒易将食物误吸入气道,而导致呼吸道异物的发生。如果照顾者安全意识不强,在春节期间对零食随意摆放,使孩子们离开了家长视线,更容易发生异物误吸。

  医生提醒,花生、瓜子等误吸入气管后,气管受到刺激,可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异物较大堵塞气管时,可有惊恐、憋气、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异物较小进入气管后,若贴附于气管壁,症状可暂时缓解,但如果异物长期未取出,将引起患儿咳嗽、气喘、喉鸣发热等,甚至可能出现肺脓肿、脓胸等。

  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赵斯君提醒家长:异物卡喉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发生窒息,若救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家长不要给3岁以下的孩子吃带壳食物,在进食时不要逗孩子哭闹、嬉笑,也不能打骂孩子。同时,看护者要加强安全意识,平时可学习一些急救措施,一旦发生异物吸入则应迅速将患儿送至有条件取异物的医院。转运途中注意尽量减少各种刺激,避免患儿哭闹、咳嗽,保持安静。当异物卡喉出现呼吸困难、窒息时,在拨打120电话的同时,在家中可采取一些家庭急救措施如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挽救患儿生命、缓解窒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通讯员 彭湘粤 全媒体记者 徐媛】 【编辑:谭伟】
关键词:健康 儿童 卡喉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