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巾帼完人,一曲深情湘剧

相链区块链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30日、31日晚,湘剧《夫人如见》在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首演,谭嗣同遗孀李闰的故事感染了在场每一位观众。

湘剧《夫人如见》演员谢幕。

  著名剧作家罗怀臻浓墨重彩写李闰

  湘剧《夫人如见》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出品,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长沙市艺术创作研究院创作演出,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长沙交响乐团协助演出。该剧是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资金资助项目。

  湘剧《夫人如见》是以近代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夫人李闰的生平事迹为素材,创作的一部近代历史题材湘剧。李闰(1865—1925年),自号“臾生”,长沙望城人,她与谭嗣同同庚。两人十八岁成婚,婚后生活十五年。谭嗣同死后,李闰不胜悲伤,曾两度轻生,后以“忍死”精神,继承亡夫遗志,不仅担负起家庭重任,更是承续了谭嗣同未竟的事业。辛亥后她创办了浏阳第一所女子学校并任名誉校长,还建造育婴堂、修建烈士祠,既默默无闻,又轰轰烈烈,先知先觉,先锋先行,康有为、梁启超敬送匾额,上书“巾帼完人”。

  “夫人如见”四字,是谭嗣同生前写给妻子李闰私人信函的抬头。谭嗣同与李闰结婚十五载,每封书信皆依此例,显得朴素、自然、亲切。该剧以书信体的方式,既娓娓道来又慷慨激昂,既细致入微又纵横捭阖,把大时代中仁人志士的儿女情长、旧时代闺阁女子走向精神解放和人格独立的心路历史,通过“信”的细节展示出来。

  该剧汇聚了省内外实力雄厚的主创团队和省会众多湘剧表演艺术家。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罗怀臻担任编剧,国家二级导演吴佳斯担任导演,著名戏剧导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曹其敬担任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奏员陈明担任唱腔设计,湖南青年作曲家,资深音乐人周阳亮担任作曲、音乐设计,国家一级作曲柳俊担任配器、指挥,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季乔担任舞美设计,国家一级灯光设计邢辛担任灯光设计,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张颖担任服装、造型设计。国家二级演员周帆饰演剧中主要人物“李闰”,国家一级演员邵展寰饰演“谭嗣同”,国家一级演员罗志勇饰演“谭继洵”,剧中其他角色均由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优秀青年人才担任。

  青年演员周帆精彩表演收获掌声十连动

  编剧罗怀臻在创作《夫人如见》的过程中,多次赴浏阳采风,因此剧中有很多生动的细节。比如谭嗣同年少时曾制作了两把琴,一把叫“崩霆”,现藏于湖南博物院,一把叫“残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复生,今日浏阳的琴声,北京能否听见?”编剧为这两把琴赋予了爱情的美好意义,全剧开篇谭嗣同北上变法,与妻子分居两地,就是靠着琴声互通情意。又比如全剧结尾,李闰又一次在梦中与心心念念的丈夫相聚,她穿上了大红新衣,以20世纪新女性的面貌示人。编剧将这套新衣设定为1897年中国女学会在上海成立时,谭嗣同特意为妻子买的,但那时的李闰不好意思穿上,道出了李闰倡议成立中国女学会的史实,这是近代第一个由中国女性组织的团体。无论是谭嗣同制作古琴,还是李闰倡议成立中国女学会,这些专业内容一般人很少知晓。这些史实有机地融入到《夫人如见》故事中,丰富了谭嗣同、李闰的人物形象,也激发了观众进一步探寻先烈先贤事迹的兴趣。演出结束后,笔者听到很多观众边走边谈论着剧情,大家仍意犹未尽。

  编剧的功力还不止于此,在戏剧冲突的营造上更是一绝,尤其是第三场的公媳大战,非一般作品所能见。谭嗣同牺牲后,父亲整日喝酒,妻子整日抽烟,更奇怪的是,李闰对公爹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不愿见他,见了面话里话外都夹枪带棒,比婆媳大战还要紧张刺激,看得人心惊胆跳又不明所以。原来,谭嗣同被捕后搜出了父亲谭继洵的来信,直言断绝父子关系,李闰对公爹的做法感到十分心寒,才有了这些意志消沉、阴阳怪气的行为。最后误会解开,公爹临终前托孤、托家、托愿给李闰,希望等到谭嗣同平反昭雪那天,家乡人民能纪念追随这位国民先觉、国民先烈。在罗怀臻的笔下,原本因抽烟喝酒引发的家庭矛盾最后上升到家国大义,仅这一场戏,现场就响起了三次掌声。

  罗怀臻写戏,非常强调各剧种的乡土特色。具体到湘剧,就是要能反映湖南人的性格特点。在他笔下,李闰是贤惠的,也是泼辣豪爽的。正因这个角色个性鲜明、层次分明,饰演李闰的青年演员周帆,在《夫人如见》中就展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强烈的可塑造性,大开大合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周帆是正旦科班出身,湘剧正旦包括青衣和闺门旦两类,李闰这个角色既有闺门旦娴淑温柔的一面,比如与谭嗣同相爱时的柔情蜜意,也有青衣双眉愁锁的一面,比如听闻丈夫牺牲后的苦大仇深。但在具体表演时,周帆又突破了行当限制,并不全是正旦端庄稳重的路子,而是从人物本身出发,运用了很多湘剧花旦的表演程式,尤其深得大脚婆旦的精髓。大脚婆旦是湘剧表演艺术中特有的技艺,巧的是,没有缠足的李闰是真正的大脚婆。周帆的表演,舒展大方、泼中有俏,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掌声多是《夫人如见》的一个鲜明特点。笔者粗略数了一下,全剧观众自发掌声不下十次。观众的掌声,既是对全体主创主演的肯定,更是对谭嗣同、李闰的深情敬仰。

谭嗣同(左)李闰伉俪情深。

  全国文艺专家赞湘剧《夫人如见》题材新、表演好

  变史为剧,引人入胜

  5月31日,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湘剧《夫人如见》专家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该剧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进行点评。大家高度赞扬湘剧《夫人如见》题材新、表演好,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谭嗣同、李闰舞台形象,是历史名人题材创作的一次重大突破。

  汪泽:《夫人如见》思想精深、唱腔精美、舞台精致

  “回到家乡看戏,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昨晚看了市湘新排的《夫人如见》,可以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中国文联办公厅副主任汪泽对《夫人如见》赞不绝口,他认为这是一部思想精深、唱腔精美、舞台精致的精品佳作,充分展现了湘剧艺术的无穷魅力。“我对《夫人如见》首演取得的巨大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向为该剧付出了智慧和辛劳的全体艺术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汪泽看来,谭嗣同作为维新变法的先驱者广为人知,但绝大多数人对他的夫人李闰女士知之甚少。汪泽盛赞道:“罗怀臻老师别具慧眼,另辟蹊径,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浓墨重彩地塑造了这位有‘巾帼完人’之称的女性,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从此以后,我国的戏剧舞台上又多了一位敢爱敢恨、敢作敢为、侠骨柔肠、追求进步的鲜活的人物形象。这是一位优秀剧作家对时代的贡献,是对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精神的深度挖掘,充分体现了剧作家的历史使命和担当精神。”

  演员的精彩表演也给汪泽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周帆、邵展寰、罗志勇三位主演表演得非常好,配合默契。周帆老师不愧是陈爱珠老师的得意门生,她塑造的李闰非常立体、丰满、生动。”

  “《夫人如见》有文学性与思想性完美结合的剧本,又有演员的精彩表演,我相信它一定能成为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时代经典。”汪泽说。

  孙红侠:《夫人如见》是守正创新的舞台实践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红侠认为,《夫人如见》不同于传统的湘剧形态,展现了新面貌、新气象,是秉持现代价值对湖湘历史文化进行的一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她表示:“这部戏的创作就是守正创新在舞台艺术领域的生动实践。”

  “《夫人如见》中的李闰让人见之难忘。”孙红侠认为,李闰身上有一种血性和力量之美,或者用通俗的话说有湖南人的霸蛮之劲,这是湖湘文化标志性的一点。“同时借助演员的表演,李闰又不是一个女汉子。在情爱的叙事里,她‘来时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有深情细腻、文采斐然的一面。这样一位血性勇义又诗意浪漫的女性,在我看来确是以艺术的方式对‘巾帼完人’这四个字的精准诠释。”孙红侠表示,“《夫人如见》对李闰形象的塑造方法是教科书级别的。罗怀臻老师写爱情,又跳脱出爱情,写出了两人的互相引领。这是以现代价值提炼历史资源,成为当代价值的引路人。”

  在孙红侠看来,罗怀臻老师的艺术创造最终能在舞台上得以实现,离不开主演周帆的精彩表演。她对周帆说:“我不想用深情、细腻这些形容词来形容你。你对人物的塑造,完全是你的身体、你的行动在表达你的情绪。这是我所看到的地方戏演员当中最优秀的、最一流的。我会持续关注你,希望你走得更远。”

  变史为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中国戏剧年鉴》主编李小青认为,《夫人如见》遵循了历史剧创作“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剧作者选材独到,文本语言既有轻巧柔弱之处,也有力拔山兮之处。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研究员王露霞认为,《夫人如见》有着独居匠心的叙事结构,罗怀臻做足了功课,写得跌宕起伏又合情合理。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国家一级指挥周祥辉回顾了湖南文艺界塑造的众多谭嗣同形象,指出写夫人李闰的作品,《夫人如见》还是第一部,这种独特的视角是不多见的。

  湖南省湘剧院原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王阳娟说:“周帆是我非常熟悉的演员,她用功刻苦,戏里面她克服了一切困难,‘十哭’的唱段那么淋漓尽致,作为师姐我为她感到骄傲。”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国家一级演员邢险峰说:“周帆的表演有了非常大的飞跃,我没想到她这样瘦弱的人有那么大的爆发力,唱念做打非常全面。我为市湘出了这么好的演员感到自豪。”

  著名剧作家吴傲君、曹宪成对编剧的创作深表钦佩,直言:“罗怀臻老师写得好,谭嗣同原来还可以这么写,从牺牲开始写,把我们写的结尾写成了开始。”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肖笑波连用三个“太”总结《夫人如见》:“剧本太强了,唱腔太好听了,演员演得太好了!”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魏俭回忆接触剧本的感受,非常震撼,特别新颖,作为老湘剧人,他对市湘表示祝贺。

  戏剧评论家胡安娜认为,《夫人如见》变史为剧,将虚构的情节放在真实历史中,写得栩栩如生、合情合理,实现了历史名人题材创作的突破。湖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李红飚认为,《夫人如见》展现了李闰沉甸甸的爱与责任,周帆的表演拿捏准确,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各位专家学者还对《夫人如见》的提质打磨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李小军表示,长沙将认真落实专家意见,全力以赴,通过反复打磨,力争打造一部高质量、高水准,立足湖湘文化、面向全国的精品力作。

青年演员周帆突破行当限制,塑造了一个生动可爱的大脚婆形象。

  著名剧作家罗怀臻做客“长沙艺术讲堂”

  谭嗣同夫人李闰同样值得崇敬

  5月29日,湘剧《夫人如见》编剧罗怀臻做客“长沙艺术讲堂”,与广大市民分享他关于“时代进程中的中国戏剧”的思考。

  “长沙艺术讲堂”活动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旅广电局主办,长沙市艺术创作研究院承办,长沙音乐厅协办。线下150余人收听了讲座,线上还有10万余人收看了直播。

  罗怀臻,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田汉研究会副会长,重要作品有淮剧《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武训先生》,昆剧《班昭》《一片桃花红》《国风》,京剧《西施归越》《建安轶事》《李清照》,越剧《真假驸马》《梅龙镇》《蛇恋》,甬剧《典妻》,川剧《李亚仙》,琼剧《下南洋》,话剧《兰陵王》,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舞剧《朱鹮》《永不消逝的电波》《大河之源》等。他曾4次获曹禺戏剧文学奖、6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4次获文华大奖、4次获文华新剧目奖、4次获文华剧作奖。

  罗怀臻的作品富有时代气息,如他所言,他是时代的在场者,也是时代的参与者,更希望自己是时代的表达者和建设者,不断感受时代发展的变化、文化风气的演进,并在作品中有所体现,这是他创作灵感不曾枯竭的重要原因。讲座上,罗怀臻从唱戏时代、演戏时代、演艺时代、演播时代四个阶段回顾中国戏剧的发展。

  罗怀臻认为,演播时代已经悄无声息地到来了,“我们已经面对着一个全媒体的演播时代”,一个例证便是当下热火朝天的剧场演出直播,一场动辄吸引了数十万、数百万观众。在罗怀臻看来,表演艺术既受着表演空间的制约,同时也推动着表演空间的变化。部分演员担心,一旦到线上演出了,表演艺术的尊严就没有了,现场的互动感就没有了,但罗怀臻却抱有乐观看法,他认为:“线上直播并不是说要取代线下的演出,而是使线下演出得以延伸。全媒体时代,舞台艺术并不是戏剧唯一的表达空间,舞台艺术、剧场演出也不是戏剧唯一的传播空间。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单一的表演空间里解放出来?不仅仅具有这一种途径,而是多种途径。”

  湘剧《夫人如见》是罗怀臻近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他和长沙戏迷朋友分享了创作体验。罗怀臻创作剧本,尤其是地方戏剧本时,非常重视“再乡土化”的理念。“我们每个人都会带有一些出生地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组成了我们的身份,这些特点不论我们怎样隐藏,都是不可漂洗的,它会一直陪伴着我们。”在他看来,戏曲如人,也是一样。每一个剧种,都是发轫于民间,然后走向城市,最后在所能生存的最大城市扎下根,建立起国有院团。戏曲从乡土化到城市化的发展演变,往往伴随着个性的淡化,罗怀臻极力呼吁回归剧种特色,展示独有的神韵、风情、个性。

  罗怀臻笔下的湘剧《夫人如见》就是这样。“李闰,湖南人的女儿 ;湘剧,湖南的地方戏。某种意义上,李闰的性格恰恰契合了湘剧的特点,朴实无华,端庄厚重,激越缠绵,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现代,既典雅又通俗。”罗怀臻说。

  提起创作初衷,罗怀臻表示:“剧作家要在生活中发现你感兴趣的人。谭嗣同是闪亮历史天空的明星,但我觉得他的夫人同样值得崇敬。谭嗣同是设计者,他的夫人李闰是执行者。在李闰身上我能感觉到湖南女子的个性,善良敦厚,敢作敢为,所以我想创作这部作品。”

  撰文 尹玮

  图片 邹麟 孙波辉


【作者:尹玮】 【编辑:易隽】
关键词:剧院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