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释读仪“寻痕” 不可辨识的三国吴简有望“解密”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任波

  站在长沙简博二楼的饱水库房中,胡冬成打开一个塑料盆盒盖,查看在蒸馏水中浸泡的留下的墨迹字痕的竹简,对记者说:“这些竹简,我们都保存得好好的,等待着它们被一点点释读,让它们讲好三国时的长沙故事。”

  简,不简单。能够在长沙简牍博物馆投身到文物修复行列,来自攸县的胡冬成感叹,完全是因为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大考古发现带来的人生际遇。

  从考古技工到文物修复者

  1993年刚过完春节,27岁的胡冬成来到长沙市文物工作队成为一名考古技工,随考古队参与了长沙河西渔阳墓的考古发掘。1996年10月15日至11月17日,长沙市文物工作队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在长沙市中心五一广场东南角走马楼50号地下9米的22号古井内,清理出土共计10余万枚距今约1700年的三国吴简。走马楼三国简牍的发现,震惊了全国。长沙走马楼简牍包括2千余枚木质简牍和10余万枚竹简,其数量之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各地出土简牍之最。

  胡冬成介绍,走马楼吴简的发掘提取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当年对古井中的走马楼吴简进行揭剥提取时,选用的是竹刀从竹简最下部的一端将简与底层轻轻剥离开来,一边剥离一边插入托板,等到托板将竹简托住后,再从塑料板下面插入木板从而将竹简整个托举起来,接着放入已备好的塑料大盆之中。在井底淤泥中浸泡了千年的孙吴竹简已经糟朽得失去强度,就像煮熟的面条一样软趴趴的,在大盆中才好保存。三国吴简牍先运入清水塘长沙市博物馆地下库房,整整装了56个大盆。

  因为在出土时被氧化,掩盖了简面的字迹,再加上槽朽、变形,受到不名微生物的侵害,走马楼吴简的保护清理工作必须迅速全面展开,胡冬成也从一线考古发掘工地的技工转型成为吴简保护和修复的工作者。如今,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简博地下二楼的饱水库房中,认真看护尚且保留有“字迹墨痕”的竹简,此前字迹清晰的简牍已经全部清理释读完毕。有一枚木牍已经变形,他马上就在实验室工作台上对这枚木椟进行机械矫正的简牍修复。

胡冬成(左)正在将一枚已经变形的木牍进行修复矫正。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董阳 摄影报道

  红外释读仪有望解读仅留墨痕的吴简

  今年下半年,长沙将引进安装红外释读仪,来辨识这些竹简。利用红外释读仪努力识别尚保留有墨痕字迹的历史竹简,这是近年来简牍研究的新潮流。长沙简博保管研究部副主任金平在办公室对记者说,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竹简,因年代久远,在平和堂井底保存千年,字迹有的已经完全漫灭,有的仅剩下墨痕,人的肉眼以及摄影技术根本不能识别出原有的字迹来,但通过红外线,原本浸在竹简木牍纤维中的那些千年前的墨痕字迹,又会从历史的背后悄悄浮到竹片木牍上来,这些字会神奇地显露出来。

  金平向记者演示简博研究红外线显字新技术,一些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辨识的简牍残片及“废片”,经过红外线,通过电脑的调试,竟然在电脑屏幕上有了清晰呈现。从目前在简博地下二楼保存的仅留墨迹字痕的两万枚简牍或许能够获得新的历史信息,目前最保守估计约有五千枚简牍应能释读出文字来。

  在饱水库房中,胡冬成认真查看着在蒸馏水中浸泡的竹简:“这些竹简,我们都保存得好好的,我们就等待红外释读仪让它们焕发新生命,让它们讲好三国时的长沙故事。”

  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李鄂权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带有文字的文物比不带文字的文物更显珍贵,走马楼吴简的历史价值无可替代,简博的全体文物工作者都在认真守护和修理文物,脱离任何一环都是不行的。


【作者:全媒体记者 任波】 【编辑:易隽】
关键词:文物 简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