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特别报道(08)

返回版面

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奋进新征程 奋力强省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征文)

      覃正爱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三个重大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行探索和回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的行集中体现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因为它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实践、让理想照进现实。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那么,如何理解和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维度。

      行在崇尚科学,揭示规律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崇尚科学,揭示规律。首先,崇尚自然科学。大力鼓励科学创新,自觉利用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来分析解决问题。其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崇尚哲学社会科学。相比自然界,人类社会要复杂得多。有学者认为,人类社会只有人类主观意志的杂乱堆积,是没有规律可寻的,这是很荒谬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有规律可寻的自然历史过程,并通过创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我们党继承发扬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再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崇尚思维科学。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思维活动是有规律可寻的,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规律就是重要思维规律,只有按人类思维认识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坚持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行在植根人民,服务人民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首先,植根人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植根人民的产物。其次,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再次,服务人民。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则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党,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强调只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性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不竭动力。

      行在注重实践,指引行动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注重实践,指引行动。首先,注重实践。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而且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品质,不仅亲身参与火热的建设与改革实践,而且注重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与提升,他提出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都是对当前伟大实践的观察和总结。其次,指引行动。列宁说过,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也不是为了精神愉悦而自我陶醉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学说,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理论,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是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和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极力反对空谈,强调理论一定要指引行动,通过行动来改造自然与社会。再次,强调实干。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就必然强调实干,正如邓小平所说“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之后到深圳视察时又连续强调三个“实干”:“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强调无论我们将来物质生活多么丰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当前,“实干”已经成为人们的价值共识。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没有付出血汗的奋斗,就不可能抵达绚烂的梦想彼岸。

      行在开放包容,敢于创新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开放包容,敢于创新。首先,开放包容。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这和黑格尔自称建立了绝对真理体系的说法是完全不同的。恩格斯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方法,是指引人们行动的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我们党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断发展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八个明确”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十个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不断丰富与完善。其次,敢于创新。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不断发展创新。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创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飞跃。

      总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行既体现在崇尚科学、揭示规律的行为上,又体现在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立场上;既体现在注重实践、指引行动的取向上,又体现在开放包容、敢于创新的胆识上。中国共产党的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是一代代共产党人践行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结果,所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首先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行特别是要认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教授)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