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书屋”里周实的书生本色(书里书外)

  •   周实近影     胡延安 摄     周实近影 胡延安 摄

      胡忠伟

      写书的人,会一直坚持创作。今年家住开福区松桂园的周实和他的妻子曾月郁共同创作的“李白三部曲”(《蜀道难》《将进酒》《临路歌》)再版后再度成为热销书。最近他有一部新著即将出版。去年9月周实在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随笔《有些话语好像云朵》,被评为去年山西出版集团的好书。

      有时候,我常常想,我很幸运,喜欢读书,遇见了那么多真的爱书人,他们心地善良纯净,他们读书,又善于思考,他们的行动,始终保持着书生本色,他们安安静静活在尘世一角,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也做着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益的事。在这些可爱的爱书人当中,就有家住松桂园的周实先生,他是大型文化综合类刊物《书屋》杂志原主编。

      提起湖南,提起长沙,首先我会想到岳麓书院,想到书院山门上“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楹联。当然,我还会想到长沙城内住着的可爱的文化人,像锺叔河、朱正、周实……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敢说真话、敢为天下先,真的是体现了湖南人霸蛮的性格特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正是思想激荡的黄金岁月,中国人在经历了十年折腾之后,终于乘着思想解放的东风,迎来了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期,文化界、读书界也冲破种种禁锢和藩篱。在此情况下,一大批文化刊物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拔节而起。1995年,周实和他的《书屋》应运而生。《书屋》是湖南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读书刊物,其办刊宗旨是,读书人的心灵家园,思想者的精神领地。创刊以来,《书屋》努力向社会介绍国内外出版物中的精品力作,展示知识分子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反映中国知识界、文化界的思想律动和人文关怀,以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和深刻的思想性,赢得了老出版家范用等学人和普通读者的喜爱,获得了“北有《读书》,南有《书屋》”的赞誉。

      我阅读并关注《书屋》纯属偶然。那时,学校门外有一家邮政小书店,每月新到的期刊总能吸引我的眼球,除了学生刊物如《中学生》《中学生阅读》外,当然还有《书屋》这样的文化刊物。它的每一期,都在封二或封三位置刊发着黄永厚的“文配画”。当年每一期《书屋》到手,我喜欢先品味半天黄老先生的“文配画”,他笔下的“竹林七贤”和“涩嘴”的妙文为《书屋》增添色彩,就像丁聪先生和陈四益先生在《读书》上的“诗画配”,实在是杂志的独特“招牌”。除此而外,当然还有该杂志的思想性,总会发现一个或几个吸引眼球的亮点,不能不佩服周实先生的眼光和胆识。我记得有一期,刊发了一篇长文,是对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点评式的评析文章,一人一节,短小精悍,语言犀利,直指人心,文章的题目我忘了,但那股辣味儿,那种四两拨千斤的力道,至今记忆犹新。仅此几点,就足以见到周实的个人魄力。2001年4月,周实离开《书屋》杂志。

      2015年,周实在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老先生》,这本书是周实主编《书屋》杂志6年与部分作者的书信往来实录。他如实记录、深情回忆与张中行、萧乾、李锐、舒芜、李慎之、资中筠、流沙河、蓝英年等28位老先生的交往始末。读者既能从这些文字交往中读到《书屋》杂志很多重量级稿件发表背后的故事,又能感受到这群老知识分子的“先生之风”,堪称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和家国情怀,为当代思想文化界影响力最大的一群“老先生”留下了宝贵存照。

      在周实的身上,有着文人的“痴”,也着文人的可爱。你不得不佩服他,全书近二十万字,除了记录全都生于八十年前的28位老先生外,涉及的人物更是多达上百位,基本上都是当代重量级人物,而且写得那样生动,老先生们的信札和手迹穿插其间,可读、好看。每一篇都像一幅画,一幅很好的人物画。这要花费多少心血?要有多么大的热情!如果不是“痴”,如何做得到?他真有点“痴”。有点“痴”的周实才能做成这样一件事吧,其间有多少甘辛不是我们猜得到的。周实喜欢追忆与老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比如,他很喜欢老诗人卞之琳的《断章》,读诗之后,把每期《书屋》都寄给他,多次想上门拜访,又怕打扰老先生,但约老先生写稿的念头并没打消,于是,书信成了联系的桥梁。2000年夏,周实非常欣喜地接到了卞之琳于2000年5月7日定稿的《三座门外大街十四号琐忆》,文章动情地回忆1934年间,租住在北平(京)北海南门外东侧的民居里,卞之琳与巴金、靳以等一起编辑两种文学期刊——《文学季刊》和《水星》时,愉快地工作与生活的情况。这篇文章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圆了周实与老诗人畅谈的愿望,被发表在当年八月号的《书屋》上。这是卞之琳生前写作的最后一篇文章,为我国现代文学史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周实就是这么一位可爱的爱书人,我与他的互动也不多,只是读了他的书,偶尔在微信里与他交流几句。一起回忆那些年《书屋》杂志给人们带来的震动和惊喜。他出生于1954年,今年也近古稀之年了,他的思维仍很活跃,仍然勤于著述,每每在报端、微信公众号见到他的文章,我都要仔仔细细地读,字里行间闪烁的智慧,仍是我爱读他的主要原因。2022年冬,他给我寄来他的随笔集《有些话语好像云朵》,他在扉页题签,写道:“谢谢忠伟先生的关注,无以回报,寄上小书请指正。周实,2022年12月。”看看,这就是先生的书生本色、书生情怀,古风可钦。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