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专栏17 | 良知在人不能泯灭

  ■青山闲人

  良知在人,随尔如何,不能泯灭。

  ——《王阳明全集·语录三·陈九川录》

  今译:良知生在人的心中,不管怎样,也泯灭不了。

  阳明先生这句话,再一次肯定了良知的永恒性。

  良知真的能永恒吗?不管是什么人,好人、坏人、恶人、善人,其心中都有良知存在吗?

  阳明先生的回答是非常干脆的:“即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盗贼,他也知道自己的偷盗行为是不应该的,你喊他是贼,他也会不好意思。”

  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阳明先生正在巡抚衙门里与几个学生探讨学问,其中一个学生始终弄不明白良知是什么,尤其是搞不明白,为什么坏人心中也还有良知存在?

  正在这时,一个卫兵报告:抓到了一个小偷,请问如何发落。阳明先生心中一亮,对几个学生说:“走,我带你们去见识见识良知!”

  说着,便带着几个学生来到了关押小偷的房屋。阳明先生看了小偷一眼,故作愤怒地喝道:“把衣服脱了!”

  众人都迷茫不解,小偷更是战战兢兢。在阳明先生威严目光的逼视下,赶紧脱掉了外衣。

  接下来,阳明先生不停地叫“脱”,直到小偷脱得只剩下一条短裤。

  这个时候,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不管阳明先生如何叫脱,小偷却死活不肯再脱,并愤怒地喊道:“打我也好,杀我也好,就是不能再脱,这是我的底线!”

  阳明先生闻此一言,不由得哈哈大笑,对几个学生说:“看到了吧,良知就在这条短裤中!他尽管是个贼,但他更是人,是人就有良知。他之所以要坚决地护住这条短裤不脱,实质就是在护卫自己的尊严和良知不致泯灭!”

  几个学生明白了!

  那个小偷大哭起来,跪着对阳明先生说:“我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被迫做了贼,从来没有人看得起我,连我自己也看不起自己。这几年做贼,一旦被抓住,只有挨打挨骂的份儿,从来没有人说过我还有良知。既然大人您把我当人看,我就不能辜负您的期望。我对天发誓,今后我如再犯此病,我就一头撞死。”

  阳明先生扶起了他,满怀真诚地说:“你能悔悟,千金难买。但愿你今后能光大自己的良知,凡事以良知为标准。我相信,你也会达到致良知的境界的!”

  小偷含泪再三拜别而去……


  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然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王阳明全集·语录三·陈九川录》

  今译:一个人如果能懂得良知的诀窍,不管他心里产生多少私心邪念,这里一旦觉悟,便都会自然消融,真的是一粒灵丹妙药,能够收到点铁成金的效果。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修行之志,真的有什么灵丹妙药吗?

  阳明先生告诉你:有!这粒灵丹就是你自己心中的良知。只要良知发挥作用,你心中多少妄想、邪念都会立即除去。

  这方面,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阳明先生一言点化王艮的故事。

  王艮是谁呢?

  王艮原名王银,生于 1483 年,江苏泰州人。王艮的先祖以烧盐为业,属于“灶丁”阶级。王艮十九岁时跟随父亲王守庵到山东做生意,拜谒了孔庙,受到了很大启发,认为,“孔夫子也是人,我也是人,我为什么不可以通过学习而成为圣人呢?”从那以后,他天天研讨《孝经》《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并不耻下问,渐渐学有所成。

  38 岁时,他听人说阳明先生在江西讲心学,获得好评如潮,便怀着一种不服气的心态,赶到南昌,试图探个究竟。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王艮故意穿着一身古服,戴着一顶古帽,拿着一把古木简,带着自己近期写的两首诗为见面礼,径直来到了阳明先生的府门前。先生觉得此人有些特异,便亲自到门口迎接。王艮进屋后,也不客气,大大咧咧地就坐到了上座之上。别的学生看了都觉得很气愤,要赶他走。唯独阳明先生毫不在意,笑眯眯地问王艮:“你戴的是什么帽子呀?”

  王艮大声地回答:“这是上古有虞氏部落的帽子!”

  “那你穿的是什么衣服呢?”

  “老莱子的衣服!”

  “你在学老莱子吗?”

  “当然!”

  阳明先生笑着说:“那你为什么只学穿衣服,而不学他为讨父母欢心假装跌倒学婴儿啼哭呢?”

  尽管阳明先生问得轻言细语,但对于王艮而言,却不亚于一声惊雷……老莱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个人不仅通悟道家学说,而且特别讲究孝道,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孝的典型之一。老莱子七十多岁时,为了讨父母欢心,故意做了一身五颜六色的童服,经常穿着在父母面前蹦蹦跳跳,逗父母高兴。有一次,他给父母送茶水,不小心摔了一跤,怕父母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伤心,便就地打滚,学着婴儿的样子啼哭起来。父母看了,还以为是老莱子故意摔给他们看的,便开心地笑道:真是好玩,快起来吧!

  刚才阳明先生一问,王艮立即明白:自己穿着老莱子的衣服,仅仅是模仿其表;阳明先生问的为何不学老莱子跌倒啼哭,那才是真正体现对父母的孝顺之心!

  真不愧为一代心学大师,三言两问,便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指正了自己学问的弱点。他领悟到:“自己的所谓学问,不过是故作高深,对外炫耀一下罢了;阳明先生的学问,才真是精深极微,得之于心了!”

  想到这里,王艮慢慢地从上座起来,恭恭敬敬地朝着阳明先生作了三个揖,说:“我太浅薄,不知天高地厚,今日方知先生学问之渊深,愿拜先生为师,为光大心学、拯救天下人之良知奋斗一生!”

  阳明先生哈哈一笑:“能得贤弟为同志,共明良知之学于天下,何其幸也!不过,建议把名字改一改。”

  “那我改个什么名字呢?”

  阳明先生略一思考,说:“共明心学,拯救良知,需要有绝大定力!这世上,什么东西最难撼动呢?自然是山。我看你就改叫‘王艮’吧,艮者,山也。但愿你将来能成为捍卫心学的一座大山。”

  不得不承认,阳明先生具有知人之智。这个王艮,后来成了阳明心学泰州学派的创始人。他收的学生,多是平民百姓,有种田的、砍柴的、卖盐的,共计 487 人。他提出的“百姓日用即是道”的观点,进一步彰显了阳明心学的通俗性和人民性。

  作者简介

  青山闲人,湖南衡阳人氏,自幼好书画,喜文学,爱读历史,趣悟哲学,曾著有《三千年中国改革成败得失》《老子的答案》《高明的力量——中庸心解》。潜心研究阳明心学数载,于昆仑山下、三江源头悟其精髓,从阳明全集中精选出其中165句嘉言,形成了《王阳明——心学语录的天人之境》一书。该书以深入浅出之风格,以通俗易懂之语言,以阳明先生亲身实践之故事,进行解读印证,以使更多的人觉悟良知之学,实践良知之学。

【作者:青山闲人】 【编辑:黄能】
关键词:致良知 良知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