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望城坡的早晨

      杨学成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淡淡的雾气,洒满望城坡。新的一天开始,奔驰的车流,沸腾的工地,忙碌的人们,热闹非凡的生活气息,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望城坡的早晨,阳光明媚,清风徐徐,孕育着希望和梦想。

      望城坡是长沙的西大门,曾经是望城县县治,也是我深深眷恋的故土,只要提到这个地名,我就感到格外亲切,有着挥之不去的情怀。

      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一天晚饭过后,本村爱好文艺的男女青年聚集在一起,相邀去长沙参观学习,大家说走就走,趁着月亮的光芒连夜出发。从老家麻田至长沙相距60多公里,沿着崎岖山路徒步跋涉,一路上我们谈笑风生,时而引吭高歌,不知不觉来到望城坡,已是凌晨4点了。那年我刚满13岁,体力不支,实在走不动了,领队提议休息会,一行人便在路旁堆放的杉木上,倒头进入了梦乡。

      5点左右,队伍整理行装又出发,无暇顾及公路两旁的庄稼,也没有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留下些许遗憾依依不舍,迎着东边那缕冉冉升起的朝霞,不畏困难,砥砺前行。

      望城坡的早晨,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也是一天最忙碌的时候,行色匆匆的人群中,谁不是为了生活、工作和学习而奔波。

      50多年前的那个冬天,我接到了招工录取通知书。赴新单位报到才知道,竟然是在望城坡工作,这令我喜出望外,不仅能一睹庐山真面目,最重要的还能融入其中,成为一名望城坡人,载入常住居民户口本。

      清晨,我还在床上躺着,电杆上悬挂的高音喇叭开始播音,首先播放合唱《东方红》,接着是节目预告,当听到做广播体操口令时,我一骨碌爬起来,伴着音乐去户外跑步。

      那时,望城坡境内有两家市属工厂,一家是灯泡厂,另一家是帆布厂,单身职工一般住厂集体宿舍,成了家的职工多数居住在厂外。我还在跑步的行进中,有的工人骑着自行车陆续上班了。那些活蹦乱跳的孩子先后上学,肩上系着红领巾在朝阳的映射下闪闪发光。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看来我的生活节奏还得提速,不然会落伍于时代。

      计划经济那个年代,生产力水平低下,望城坡居民身着清一色的卡其布服装,脸上却精神饱满;生活物资纵然匮乏,人们能自觉排队;工资收入不高,尚能维系一家基本生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社会治安和社会风尚有口皆碑。

      望城坡的早晨,鸟语花香,欣欣向荣,植被围城,旧貌变新颜,堪称一张具有魅力的地方名片。后来,一座布局合理、设施齐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城破茧而出。

      与此同时,我奉命担负望城坡大市场筹建工作,为拉动区域经济打造新的增长点。实践证明望城坡大市场建设,推动了商贸城的兴起,壮大了市场主体,提升了供给质量,释放了市场潜力,促进了经济循环畅通,由此带动了地方生产发展,加快了城市提质扩容。

      而今,望城坡人早就摆脱了贫困,不再为柴米油盐发愁。当然,现在追求的是生活质量,向往的是诗和远方。早晨公园里玩拳舞剑的人多了,跳广场舞的大妈多了,年轻人溪前树下晨读的氛围浓厚了。公交车、地铁安全正点;学校、幼儿园、医院、超市就近配套,城市服务功能更趋智能化、人本化,努力让居民生活更加方便。

      望城坡的早晨,一年四季景色宜人,环境优越,已成为人们学习、居家、创业、休闲的好时光,望城坡人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