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特别报道(06)

特别报道(08)

返回版面

《问苍茫》:跨越时空的相逢(观众席)

      袁丹

      从叙事到选角再到视听语言,《问苍茫》在各个制作层面上都经得起推敲,更不乏惊喜。剧集在严谨切实之外,做到了叙事有张有弛,剧情见史见诗,历史书上的文字也因此有了具象的画面。

      以第一集为例。千里湘江,滔滔南来,面对船家的不解,湍急河流中击水的年轻人回道“莫管这水有多急,只要你摸准了它的脾气,照样有法子治它。就像你打鱼一样,好打的地方无鱼,好游的地方,无趣”。恰到好处的镜头语言和台词设计,青年毛泽东的意气风发扑面而来,贴近观众对青年毛泽东的想象。也呼应了之后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的豪言:“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紧接着,毛泽东家族、驱张运动、一大,教科书、党史中少有提及的湖南早期党员一一出场,文化书社、自修大学源起等悉数介绍,信息有效且不冗余。在精准把握史实的罅隙中寻找戏剧空间的例子还有很多,字字值得推敲,场场都有回温。

      《问苍茫》的选角也颇见功力,在主要角色上力求贴近历史原型,在次要角色上使用人气较高的明星,尤其是孙中山(马少骅 饰)、青年毛泽东(王仁君 饰)和周恩来(郑业成 饰)选角十分贴切。

      “我们革命者呀,皆为实干家,然而在实干家之前呢,去当一个梦想家。”这场戏里,中山先生拿出亲手绘制的《全国铁路规划图》,告诉青年毛泽东,全国的铁路要建成十万里,哪怕我看不到,你也看得到;哪怕你看不到,我们的子孙也会看到,毛先生啊,我们要努力啊。之后,地图滑落,中山先生西去,下一个画面,白客饰演的蒋介石怀抱总理肖像,掷地有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现场,革命者咸集,俯首告别。

      这是最打动我的一场戏。

      此时的蒋介石蛰伏隐忍,其顺从的一面,白客驾驭得尚为自如,但骨血里鉴貌辨色的阴鸷之气仍欠火候,所幸,孙中山先生和青年毛泽东让人惊喜。相比之前的《古田军号》《1921》《中流击水》等作品中的毛泽东,王仁君的情感表达能力又有了精进,不浮夸,也不过于内敛,眼角眉梢都是接过星火走于危崖的使命感。马少骅的演技更不必说,饰演的孙中山举手投足尽是刚正悲悯厚重之底色,为角色注入了鲜活的灵魂。

      看到这里,我回忆起曾经看过的一段历史:1933年的元旦,《东方杂志》推出了一期“新年特号”,名为“新年的梦想”,向国内各界人士征询“现局的出路”“未来中国是怎样”。来稿者包括茅盾、老舍、巴金、冰心,画家徐悲鸿,国民党著名左派人物柳亚子等社会各界名流。他们以未来中国为遐想主题,畅谈自己梦想中的国家未来的发展面貌。时间转到距今102年前的7月23日,一群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90后”“00后”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集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青年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众革命者,正是为了梦想中的国家,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洪流中艰难求索,叩问出路,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种感受尤为微妙,“新青年”们因同一个“问苍茫”而相逢,也始终延续了宝贵的民族意志,笃定信仰的星火能得以燎原——我们对现局不满意,但我们还有明天。就像《觉醒年代》中陈延年扮演者张晚意《错位时空》中道出的那句:“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那我们算不算相拥?”

      《问苍茫》剧集告诉百年后的我们,这些燃灯执火的革命者们,他们的青年时代从不曾独善其身,他们敢于发声,敢于舍身,经历了一次次碰壁和奋起,凭借不惧碾压的鲜活和韧性,最终在黑暗里找到了光明。

      我欣喜,有《问苍茫》这样的剧集来再现一个时代的蓬勃涌动。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