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 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王丽莎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五大任务,即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公共交通服务、旅游应急救援服务、旅游惠民便民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

      一时间,“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为热词。《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已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出游个性化、需求品质化特征日益明显,人们对旅游公共服务有着越来越高的期待。同时,预示着价值万亿级旅游经济赛道迎来新变革。

      当前,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着职能部门权责不清晰、保障不够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节假日热门旅游景点和街区公共交通服务基础设施跟不上,存在如厕难、停车难、打车难等问题,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发展水平与高速增长的旅游市场不相匹配,容易造成“口红效应”与“旺丁不旺财”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补齐旅游公共服务短板,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既是以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为小切口做好文化旅游融合大文章的重要契机,也是以公平的公共产品、普惠的民生福祉,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全民旅游的时代,《指导意见》的出台再次证明了共建共享是大势所趋,为人民服务才是硬道理。要让人民从旅游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更要成为受益者,让发展的红利惠及最广大的人民,通过营造更多生活化的场景,全面构建“主客共享、人人受益”的旅游高质量发展格局。

      以政策文件为纲领,推动文旅融合精细化发展

      答好时代课题,推动社会发展,以政策文件引领社会发展,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点。《指导意见》的出台破解了过去涉及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主管部门不明晰的难题,有利于纠治具体业务主管科室“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角色错位乱象。同时,也阐明了如何建设好旅游强国的底层逻辑:提升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固本培元强地基、做好旅游空间规划是定发展方向、品牌创建和线路串联是砌高墙建模型、宣传推广交流是做亮化聚焦、科技创新赋能文旅消费拉动文旅产业链完善发展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五步走”战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各个角色之间不能有错位,才能更好地促进文旅大融合精细化发展。

      随着国家层面更具体的旅游公共服务相关规范文件的出台,各地方政府也应结合各地实际,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以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为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尤其是在用好各地旅游发展基金等既有专项资金方面,要坚持“精准分工、钱随事走、社会投入、资金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强信心,打通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以文化润景为内核,推动文旅融合内涵式发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擦亮文化印记,是彰显城市底色的鲜明标志,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而沉浸式文化场景打造,则是文旅公共服务融合的重要载体。当前,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已经在文博场馆、图书馆、非遗传习场所与部分景区得到实践。

      目前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推动一批自然资源型、历史遗产型旅游景区免收首道门票。这一模式对于文旅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来说,可以让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公共文化服务进入旅游景区,如通过大力实施文创润景、诗书润景、演艺润景、节庆润景、影视润景五大行动,充分挖掘各地的文化底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文化润景”讲好各地旅游故事,更好地体现公共文化服务在以文塑旅中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创造出主客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有利于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提高实效性,更好地体现以旅彰文的实际功效和价值。

      以公共工程项目为抓手,推动文旅融合蝶变式发展

      《指导意见》提出“九大工程和一大行动”,这是下阶段国家层面推动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抓好这些重大项目建设,既是旅游公共服务提速蝶变的必要手段,也是推进城乡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的必经之路。

      以公共工程项目为抓手,需要把握好一大基本原则:把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有机结合,着力防范风险化解,避免职能部门个人变成“二道贩子”。要不断完善公共工程项目交易机制,优化公共工程交易营商环境。既要注重“标前”规范化服务,全力保障重点工程有序推进;也要强化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精准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更要加强“标后”履约监管,提升重点项目交易质效。

      以数字经济为驱动,推动文旅产业向支柱性产业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和数字经济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效率、低成本、智慧化的服务,成为当前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由此,需要探索推动我国文旅产业向支柱性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数字经济为驱动,构建以平台为主体的现代化旅游产业生态圈,并依据不同的旅游消费形态,构建适应不同消费形态的旅游空间形态、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最终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并与旅游便利化体系形成合力。比如,通过城市数字服务平台打造数智化旅游交通服务模块,以数据驱动城市交通和文旅服务流程再造,提供城市旅游出行规划、交通和景区预约付费等“一站式服务”,成为行业监管的“千里眼”、市场研判的“强大脑”、百姓旅游生活的“好帮手”。

      (作者单位: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