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峰
最近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新书《你的善良,也许只是软弱》,想分享给生活中那些特别“懂事”,处处为别人着想、委屈自己的“好人”。这本书的核心意思是说,人活着得要有点“攻击性”。这里的“攻击性”,是合理表达自己、捍卫自己的一种原初的生命力,是一个中性词。
在作者看来,《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和黄蓉是一对很好的例子:郭靖是一个过度付出、过度拯救的“好人”,第一次认识扮成小叫花子的黄蓉,见她可怜,就把自己的银两、马匹都送给了她。而黄蓉,是一个有点攻击性的人,她善良正直,但从不过度拯救,她棱角分明,不怕事,活得真实自在。作者认为,郭靖喜欢黄蓉,是因为黄蓉是他潜意识里想成为的另一个自己。
本书作者叫黄玉玲,是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的专栏顾问。武志红在给这本书作序时提及:攻击性,是精神分析中的核心概念。弗洛伊德说,如果一个人不能象征性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当一个人变得不敢表达、不敢捍卫自己,总是忍气吞声、努力压制、拼命付出,生命就会不断萎缩。这样的人往往内心善良,特别善解人意,不会也不忍心拒绝他人,对身边的一切都尽职尽责,唯独没有照顾好自己。长此以往,“懂事”的“好人”很容易觉得越来越孤单,力量感也会被逐渐销蚀。在现实中,他们的好往往并不能换来认可,不能换来亲密,甚至会被辜负和背叛,落得“人善被人欺”的结果。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一个人不会拒绝的背后往往是害怕面对冲突,担心被报复。这里面藏着巨大的软弱。人们并不愿意让这软弱见到光。这背后,或许还有更深的羞耻。
这一环扣一环的痛苦,使人下意识地穿上了保护的外衣,比如善良、“懂事”、“好人”。这件衣服穿上后会带来某种安全感,但这是虚假的安全。最终,内心的匮乏感日渐累积,并最终让自我模糊,将自我吞噬,或者是在某些脆弱的时候崩断,以失控的方式爆发出来。
对于攻击性,我们常常有种误解,认为攻击性是恶魔,会毁掉我们的生活,毁掉我们的一切。其实,这是把攻击性片面地等同于破坏性了。
事实上,攻击性不是破坏性,不是直接去伤害他人,我们可以学习智慧地展示攻击性,寻找平衡点,不隐藏自己,不委屈自己,勇敢表达,反复确认自己的感觉,找到让自己舒服,也让对方舒服的点,这就是一段关系中的平衡点,也是破坏性和创造性之间的平衡点。这时,人可以在自我和他人的坐标系中找到和确立自己的位置,获得真正的力量。
所以,武志红说,“攻击性就是生命力!”攻击性可以被祝福,也可以被诅咒。把攻击性活成生命力,需要智慧。这本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重新认识攻击性;第二部分是了解攻击性的起源;第三部分则通过大量案例,聚焦抑郁、焦虑的原因,描述主动攻击、被动攻击的表现,并进一步了解攻击性的表达方式。
黄玉玲希望这本书能带着读者以全新的视角来解读攻击性,并借此打开一扇窗,去真正理解自己,活出充满力量的自在人生。真正的力量来自我们直面内心的软弱、人性的暗黑,并从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