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故园新美(“忆乡愁 看振兴”第三届乡村振兴主题征文)

      马珂

      故园马家村地处偏僻,在一条狭长盆地里,四面是长满灌木和茅草的大山,村落在山脚下兀自悲欢。一道瘦长的溪流弯弯曲曲从田园中穿过,悄悄地向远方流淌……

      马家村曾经异常贫困,家家户户靠编织草鞋换些买煤油和食盐的零钱。我家当年拥有两台用于编织草鞋的鞋床,爷爷奶奶一人一台。出完集体工回家吃过晚饭,他们就各自端坐其中,于昏暗的煤油灯下编织草鞋,直到深夜。爷爷奶奶的身影被昏暗的灯光近距离投映到旧得发黑的壁板上……

      无论走进哪户人家,房门后面或柱子上都挂着大串大串新编织出来的草鞋,黄灿灿的,为黑灰色的屋子增添晃眼的亮色。每到半个月一次的乡镇集市,老人或小孩天不亮就起床,用火柴点亮灯光如豆的煤油灯盏,端着它去灶房生火,炒上一碗酱油饭充饥,然后背负肩挑着成捆的草鞋,到二十里地以外的麻溪铺集市售卖。

      四面环山的马家村,山头是光秃秃的,没有茂林修竹,有的只是低矮的灌木和随处可见的荆棘。小溪里的水流有些浑浊,有害物质严重超标,蚊蝇繁殖迅速,寄生虫病常危害乡邻。有年全村爆发疟疾,我也未能幸免,发病时全身忽冷忽热、肌肉酸痛,进而发抖打颤,头痛欲裂。

      后来,我因在外省求学与工作,与故园马家村的接触越来越少,但故乡的亲切与苦痛常出现在我的梦中……

      去年冬日,我趁出差的机会,绕道回了趟久别的故园,故园的变化令我震惊。

      眼前的故园,既熟悉又陌生。走在村里宽阔的柏油路上,我遇见一位驾车回村的儿时伙伴,他热情地招呼我上车。前些年,他一家人在外省打工,每年只能回家一趟探望年迈的父母。有一年回家,看到驻马家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带给村里的崭新变化,有了回村创业的念头。在工作队的热情指导和帮助下,他在村里承包土地搞起了蜜瓜和羊肚菌种植,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如今,他一家人回了家乡,建起一栋砖木结构的楼房,还扩大种植面积,召回了七八名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兴奋之余,他还告诉我最近要上一个新项目。问其缘由,却神秘地说,先保密吧,项目上马的时候,一定请你回村剪彩。

      旧时的印象中,连哥一家是村子里出名的贫困户。一家五口只能挤在一间黑暗偏僻的小木屋里。这回我决定去他家看看。一打听,才知道连哥早已住上了自建的三层别墅。这两年,他在村里大搞养殖业,并与村办的肉制品加工厂合作,还清了贷款,产业经营搞得如火如荼。走到连哥门前,接待我的是他最小的女儿。他说前两天,父母带着哥哥姐姐去云南旅游了,她去过云南,就留在家里和村里的几个姐妹通过网络平台搞直播带货。主要销售本村特产和自家产品。在她的直播间里,有熏制好的腊肉、腊鸡、腊鸭、腊鱼,还有一筐筐自制的咸蛋和皮蛋……

      我在村前村后游走了一圈,村办药材种植基地、药材加工厂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儿时的荒凉已经无踪无影。趁着阳光灿烂的天气,我走进一片茂密的树林,交错的枝丫像一张筛网,将天外的阳光筛落,站在落满光点的林中,心情也变得格外晴朗。

      我又沿着水流寻访了小溪源头。小溪的源头已修建起一座大型水库,水质优良,澄江如练,在保障全村农田灌溉的同时,还是村民生活用水基地,清澈的山泉经深埋地下的管道流入各家各户。一汪碧绿的湖水倒映着青山,我仿佛在欣赏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