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特别报道(03)

返回版面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 托起发展“第一要务”(连线湖南厅)

全国两会期间,在湘全国人大代表、住湘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   湘江之滨、麓山脚下,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内高校院所云集,已成为全省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资料图片   湘江之滨、麓山脚下,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内高校院所云集,已成为全省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资料图片

      长沙晚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唐朝昭 李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如何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全国两会期间,在湘全国人大代表、住湘全国政协委员们围绕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前沿技术创新等领域积极建言发声,为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贡献“高言值”。

      【报告点击】

      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技大学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

      深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革命”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万步炎看来,关键技术攻关需要一批又一批紧缺领域的青年科技人才持续加入,对此高校重任在肩。然而,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才培养过程较为粗放、学业考核较为宽松等问题,部分学生在毕业时仍基础不够深厚、思维不够灵活、专业知识不够扎实,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万步炎建议,要深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革命”。他提出,要将高校扩招与师资队伍数量、生师比严格挂钩,控制超越师资力量的盲目扩招行为。要紧密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和社会用人需要,推进专业设置与课程改革、提升教材编写质量,做到专业、课程和教材与时俱进。要延长学生专业实习时间,加强实习过程管理,确保专业实习的目标充分实现。此外,要强化高校教师的责任担当,推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教师发展平台建设,将在职学习与培训常规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

      推动生命科技产业“出海”

      近几年,我国正从医药制造大国逐渐向生命科技创新强国迈进。戴立忠深刻感受到,目前,中国生命科技产业创新效率、创新速度引领全球,已涌现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企业和一系列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医疗创新产品,为保障我国百姓健康和生物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企业“走出去”能力也日趋增强。

      “生命科技产业‘出海’将成为我国实现科技创新和生产力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为此,戴立忠建议,要完善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名单,促进企业强链补链,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大卫生对外援助力度,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标准与国际接轨,推动与各国共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

      “要把握经济稳定向好的逆周期黄金窗口期,在银行信贷和产业基金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戴立忠表示,要加大对有条件的民营上市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支持力度,特别是兼并国外知名品牌,吸纳全球顶级人才资源与团队,促进企业强链补链,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湘潭大学校长潘碧灵:

      加大对中部省属“双一流”高校支持力度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是一项创新工作,出成果、出成效、出人才的周期相对较长,需要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并深入开展研究论证。”潘碧灵认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分区推进。同时,要大力推动体制机制革故鼎新,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市场体系高效联通、收入分配高效激励。他还建议,在大科学装置布局、学科建设、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对中西部地区给予更多支持。

      此外,潘碧灵表示,作为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中部13所省属“双一流”高校是服务中部地区高素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这类高校在政策供给与办学经费方面均存在不足。他建议,全面加强对中部地区省属“双一流”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在办学平台、学科建设、成果奖励、教研项目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

      布局国产大模型研发,抢占科技“制高点”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大模型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实力的关键指标。”陈晓红表示,当前ChatGPT、Gemini、Sora等国外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影响显著而深远。在此背景下,有组织地布局国产大模型研发,规范大模型建设生态,统筹优化通用与行业大模型发展,对我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对此,陈晓红建议,从国家层面统领大模型研发布局,加大通用大模型的投资力度,鼓励全链路自研,着力构建一批产业多模态优质数据集,破除大模型训练的数据壁垒;形成贯通算力、算据、算法、应用的大模型赋能产业生态,鼓励创新大模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条大模型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路径”。陈晓红还建议加快建立完善国内数据要素市场和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机制,变革大模型科研范式,完善大模型治理机制,规范大模型建设生态,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

      连线湖南

      2024年,湖南将推进高水平科研攻关。结合国家所需、发展所急、湖南所能,紧盯35个领域需攻克的“卡脖子”技术清单,力争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先进装备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

      建强高素质人才队伍。积极引育人才,持续实施“芙蓉计划”和“三尖”创新人才工程,培育更多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造一批产教融合共同体。

      长沙实践

      2023年,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扬帆启航,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首次超过3%,人才总量突破300万,获评2023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创新要素资源加速向长沙集聚。

      2024年,长沙将全力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坚定不移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引擎,推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迈出更加坚实步伐。深化市校(所)创新发展联盟机制,推动“两单两库一平台”体系投入使用,强化校地企产学研合作,落地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长沙还将持续释放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和“研发人才政策十条”等政策效应,大力创建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评选一批高级工程师工作室、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卓越工程师。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