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8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 实习生 岳芷欣)这个暑假,在佘同学的印象里,每天见到父亲都是晚上七八点以后的事了。“爸爸每次回来都一身湿漉漉的,衣服被汗水浸湿了。”佘同学心里清楚,父亲之所以每天早出晚归,拼命找活干,就是为了挣钱供他和姐姐上大学。
佘同学是望城区桥驿镇桥头驿社区人,毕业于望城区一中,今年,他不负家人期望考上了大学,被邵阳学院能源与动力专业录取。佘同学的姐姐在吉首大学读大三,家里一下子有两个大学生,家人在高兴之余也犯了难,因为佘同学全家的生计都只靠父亲一人打零工在维持。两个大学生的学费、食宿费、生活费把这一家子难住了。
“我身体不好,不然去外面打工一个月至少也能赚个几千块钱吧。”8月4日,在佘同学家里,佘同学的母亲蔡女士谈起家里的境遇时说,她身体不好,干活时使不上力气,而且家里还有一个身体不好的婆婆需要照顾,全家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丈夫身上。
蔡女士的丈夫是一名泥工,靠在附近接零工维持生计。“为了找活干,他每天早上六点出门,晚上七八点才回来,中午就睡桥洞或者地下室,每次都是带着一身的泥巴回家。”蔡女士告诉记者,多的时候,丈夫一个月能有20来天的活干,要是碰上天气不好,经常没活干。对他们来说,没活干就意味着没有收入。
当谈到自己的一双儿女时,蔡女士搬过来一沓奖状给记者看,眼神里充满了自豪。在她看来,姐弟俩从小在学习上不用大人操心,在生活中也很节俭,从不跟同学比吃穿。“我的女儿在读大三,在师范专业学习的她今年暑假在社区做义工,我的儿子在高中一直当班长,但他高考没有发挥好。”
佘同学告诉记者,他今年高考的确没有发挥好,但他也不气馁,大学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只要自己足够努力,照样可以后来居上。
能源与动力专业是佘同学喜欢的专业,他认为学习这个专业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非常重要,他会在大学里好好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增强本领,以期毕业后回报父母的辛勤付出。“争取在大学里拿到助学金、奖学金,减轻家里的压力。爸爸妈妈这么累供姐姐和我上大学,我很想让他们以后过上好日子。”佘同学说。
如果您是爱心企业或个人,愿意为佘同学这样的逆境学子贡献一份爱心,或为他们提供一个勤工俭学的岗位,请拨打长沙晚报热线0731-82220000或记者手机号码13187211179。
“晚报帮帮团·公益助学大行动”正在进行。如果你身边有符合条件的励志学子,或者你自己就是追梦路上的逆境学子,可以在长沙晚报全媒体群众工作平台留言,将个人情况说明、中/高考分数、录取学校及联系方式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