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特别报道(02)

特别报道(04)

特别报道(05)

特别报道(07)

特别报道(11)

返回版面

剧场名字叫青春(观众席)

——沉浸话剧《恰同学少年》观感

  •   话剧《恰同学少年》剧照。王志伟 摄   话剧《恰同学少年》剧照。王志伟 摄

      蒋祖烜

      冬夜,走出《恰同学少年》青春剧场,情绪还沉浸在剧情中。江风清冽,吹不散被点燃的逸兴与壮思。

      一个多小时前,从我们走进橘子洲原水上工人俱乐部老式门楼那一刻,就和身边的观众一起,走进了过去的校园、穿越至历史的现场。

      我们清醒着,却走进了1913年。

      候场的人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第一师范新学年录取新生的张榜仪式的桥段,突然开启,从候场过渡到剧场。散乱的人群一下子有了“班级”和列队、有了陌生的“同学”。

      各“班级”分别走向不同的线路,那意味着,剧情是盲盒式流程、结构为随机式组合,一开始,就充满未知与悬念。

      走进教室,课桌就座,杨昌济老师扮演者慷慨陈词,将人引入百年前的环境与语境。不一会,他手指邻座同学提问,“你的理想是什么?”没有准备的各位,几乎同时心里一咯噔,陡然紧张起来。我的理想是什么?我怎么回答?那一刻,猝不及防,思绪纷飞,感慨万千。

      在图书馆,与饰演向警予、陶斯咏的演员同坐一条长凳,一起读毛润之力透纸背的读书笔记,一起看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在悬挂“沩痴寄庐”牌匾的蔡和森家,围坐一张八仙桌。葛健豪老妈妈、蔡畅妹妹和孤儿细伢子热情端来茶水点心,忽然有了一家人的亲近。

      剧情的高潮在大礼堂展开,各“班级”观众从不同场景汇聚于此。暗夜如磐,灯光如炬,和同学们一起,青年毛泽东站在第一师范舞台的中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一个个表情,近在咫尺;一句句道白,响在耳边;他们激动时的喘息、伤心时的泪光,细微可感。有时候,你得一起交流,一样动情;有时候,你须一起答问、一起诵读;有时候,你要一同思考,一同行进。近距离甚至零距离中,不知今夕何夕, 仿佛“他们”已是我们。

      当下,沉浸与体验,已然成了许多文化场景乃至消费场景竞争力。青春剧场突破传统的戏剧惯例,突破“第四堵墙”的隔断,放开舞台左右后三面封闭幕布形成的围墙,放开正前方虚拟的心理之墙。勇敢打破四堵假定的大墙,观众与演员同时进入剧情,之前不敢想象不可跨越的舞台戒律和藩篱轰然坍塌。

      同时创新的,还有对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重点不在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日常细节,而是用简略叙述勾勒人物的过去和未来,用言行揭示他们的内在特质。当我们回味剧情时,不仅仅是这一群白裳青年的颜值和气质,而是那闪现光彩的精神。

      如果仅仅止步于此,那也不过是话剧结构与体验场景上的创意。在网红长沙、在不夜星城,在好看夜景、好吃美食、好玩的各种文娱体验中,也不过是新增一个潮品。

      《恰同学少年》的价值,是在各种五花八门的演艺中,惊人一跃,特立独行,从通俗的生活画面、温暖的人间烟火走过,走进一处陌生所在。这里,地名叫学园,主题叫理想,主角是青年,气质尽青春。

      麓山脚下,湘江之中,红尘之外,初冬之时。正是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我们这些不再年轻的观众,谁没有过这样激情难忘的岁月,谁能忘怀这样青涩而纯粹的时光。因为久远也许会隔阻,但绝不可能遗忘。

      大多数正当年华的青年,在这里忽然被此一问给问住了,也许就此走出习以为常的舒适圈,也许在对躺平、摸鱼等各种自嘲词句忽然产生一些不同的看法,对青春之我与青春之国家有了许多新的视角和联想。

      一个小时的时间,演员与观众共同完成了一场演出。每次演出,都是一场全新的创作。不由得为主创团队的创意喝彩,为全新的票务路径点赞。半年时间,4万观众,八到九成的上座率,30岁以下的观众为主流。有的留言写道:长沙,不止有拍照、打卡、夜生活,还有鲜衣怒马的青春年华。有一位海外华人,把剧照带回遥远的法兰西。

      十年磨剧,艺无止境。期待更逼真的场景还原;更多更合理的现场互动,包括观众之间的互动;更高明更专业的演技,包括表演的仪式感;更深而又更自然触及小我与大我的苍茫之问……

      走出剧场,观众情绪仍然沉浸其中,但节目已戛然而止。如果考虑首尾呼应,利用惯性的时间与空间,增设出乎意料的情节,推出独具意义的文创,借现场观众四面八方流动,可能把这崭新的创意、纯净的情感、高格的精神,带到更远的地方,带到更多的观众那里。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