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高唱我歌

      左琦

      毕业季到了,面对即将离校的学生们,我送上歌曲《骄傲的少年》中的一句话:“奔跑吧,骄傲的少年,年轻的心里面,是坚定的信念;燃烧吧,骄傲的热血,胜利的歌我要再唱一遍……”

      当时,台下一众排山倒海的呼应震撼了我的心。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当音乐响起,声波经由鼓膜传至心脏,由荒冷游荡到奋力呐喊,由幽暗哽咽到灿亮醒悟,心脏为之震颤,那瞬间的颤动是灵魂清醒活着的证明。

      所以生命,当然要有音乐。

      初识黄家驹,是在念初一的时候。有一回班里联欢,叫阿华的小个子男生深情献唱《真的爱你》。他唱得如此忘我,我听出了曲中不屈不挠和勇往直前的意味。后来我追着他问:“这是谁的歌?”

      “Beyond!”他镜片后的眼神泛着光亮。

      手头零花钱不多,我只能跑到小商品市场买Beyond的盗版磁带,回家后放在卡带播放器里翻来覆去地听。彼时我还听不懂粤语,只能对照歌词咬文嚼字。那时我便发现,Beyond作品的深刻意义是乐坛少有的:《光辉岁月》呼吁消除种族隔阂,《AMANI》指责战火的残酷并憧憬和平的前景,《海阔天空》直抒热爱自由的胸怀。歌词朴实至真,旋律明朗流畅,不设多余障碍,让人倍感暖心。还有《喜欢你》《岁月无声》《不再犹豫》《灰色轨迹》《大地》……这些歌曲听多少遍都不厌倦。越听,越能觉知冷寂与热烈在对峙,失序世界里的退败与抗争无休无止。它们在我脑海里无限循环,难以终了。细品字句,深邃而富有哲理;静听歌声,激昂而饱含情感。唱作者对生活、对理想、对自由的理性思考,让我共情。

      摇滚的力量和不失流行音乐亲和力的特点,让这支乐队成了当时独树一帜的存在。听得久了,我掌握了粤语发音的特点,渐渐会哼会唱。那时班里唱Beyond的都是男生,没有哪个女生敢在公开场合撕心裂肺地吼。但是,少男少女的心,又怎会不为“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而触动?

      这让我想到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家鲍勃·迪伦,他让音乐真正变成了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工具。他的歌,就像一个人在和你交谈,听起来并无特别,然而很多人却认为他的歌是诗,是画,是来自神明发出的某种信息。

      一天,我问阿华,黄家驹究竟怎么了?

      “参加一档电视节目,从舞台上摔落,头先着地,意外身亡。”他镜片后的眼神有些黯然。

      多么可惜的音乐天才!我疯狂地买了Beyond的很多贴画,把它们整整齐齐地贴在带锁的日记本里。经历多年,我终于可以大方坦然地在KTV高唱《光辉岁月》,对心爱的人勇敢说出“真的爱你”,在辽阔无垠的旷野里恣意呼喊《海阔天空》。黄家驹和他的乐队留下的众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给了多少人背负大雨的勇气,给了多少人冲破沉落的迷之设定的力量。我们听着他的作品一路成长,回过头来品鉴,产生的感觉会不同以往。一切的一切,皆由于他的音乐带给乐迷的是一个不断更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允许人的思想在荒芜里提纯,允许风比炊烟更长久,允许思维肆无忌惮地跳腾,允许爱用括号包裹,或用感叹号释放。

      在影片《缝纫机乐队》的最后,当我听到《不再犹豫》的前奏响起,当我看到Beyond中的黄家强、叶世荣出镜,我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兴奋起来。它们欢呼雀跃地告诉我,致敬摇滚,致敬经典,致敬Beyond,致敬逝去的青春,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在那之后,张学友、陈慧娴、王菲的歌在我的青春岁月亦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记。音乐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似乎并不是耳朵听见的,而是跳动在心绪之上、播放在心灵里的,我会在被击中的瞬间,热泪盈眶。

      有些痛重叠了,有些梦撕裂了,有些爱错过了,有些泪流干了,有些人走了就不再回来了,又有何惧?当生活展开它的枝叶,我们或许可以躲进音乐里做一场梦。它是混沌里的一剂解药,也是化解压力的一股清流。不妨把耳机戴上,按下按钮,当音乐响起,所有悬浮的尘埃都将落定,因为——

      仍然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走遍千里!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